编者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吉林省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吉林人勇于创新、勤于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科技、文化、工业、教育等方面获得了多项全国“第一”。为此,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推出“40个全国第一见证吉林巨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
中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一旦家中老人失能,整个家庭将面临沉重的压力。2015年5月1日,长春市正式启动实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长春市也因此成为全国首创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的城市。近日,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来到长春市医保局,了解这项保险政策出台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长春市医保局工伤生育照护保险处处长胡丹接受国际在线吉林频道采访。吴庆年 摄影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消息(张琪):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疾病和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入住医院或养老机构接受长期或短期的照护服务时所支付的床位费和护理费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
2015年5月1日,长春市正式启动实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近日,国际在线吉林频道采访了长春市医保局工伤生育照护保险处处长胡丹,了解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出台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照护保险的出台填补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
2014年,长春市人社局、长春市医保局对长春市失能人员照护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医院、养老机构有一大批重度失能人员,“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很突出。
2014年底,长春市医保局到青岛、上海等有医养结合经验的城市进行调研,并对医保数据进行综合测算后,在2015年5月1日推出了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开创了全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的先河。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患者李永海(左)擦拭眼泪。吴庆年 摄影
“这项保险政策的出台不仅能有效解决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照料难题,同时也填补了国内这个领域的制度空白。”胡丹说。
胡丹介绍,长春市失能人员入住养老机构全年平均费用在4万元左右,通过护理保险补偿,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全年平均只需承担3600元左右(伙食费除外),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平均只需承担7200元左右,就能在定点照护机构享受照护服务,缓解了重度失能人员及家庭的压力。
“可以说,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是让重度失能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依、病有所医。”据胡丹介绍,目前长春市长期照护保险定点机构已从35家发展到55家,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累计有6710人享受长期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待遇,其中重度失能人员6259人、中度失能人员451人。
低保人员“零”自付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在2017年初,长春市医保局推出低保重度失能人员“零”自付政策,在协议机构享受“零”自付待遇。长春市宽城区祥祉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定点机构,这里有一批低保失能人员享受“零”自付待遇,不需要交任何费用也能享受同其他人一样的医疗照护。
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精心照料老人。吴庆年 摄影
低保人员“零”自付政策的出台减轻了低保家庭的经济负担。李永海是一名脑瘫重度失能患者,没来祥祉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之前,每年要到医院治疗三四次,每次都要花费近万元,李永海老伴儿刘丽华也患有哮喘病,治疗还要花钱,这对于原本依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当问到李永海在祥祉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情况时,刘丽华红着眼眶说:“住这里可好了,一分钱都不用我们花,护工比我还细心;护工知道我老伴儿爱吃鸡蛋糕,就每天早上都喂他吃,感谢政府出台的好政策啊,让我们低保户看到了希望。”
“考虑到失能人员多数长期患病、年老体弱、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情况,失能人员照护保险中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补偿比例为90%,参加居民医保的人员补偿比例为80%。而低保失能人员则享受‘零’自付政策,参保人员除了享受照护保险待遇外,在养老机构的其他费用,比如伙食费、耗材费、报销额度以上的自付费用,由定点照护机构承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胡丹说道。
养老服务中心为张淑清老人准备的生日面。吴庆年 摄影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采访时,正好是在祥祉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入住的张淑清老人93岁生日,张淑清的家人正在为老人庆祝,养老院特意为张淑清准备了生日面,为了方便老人进食,工作人员将食物放到榨汁机中打碎再用勺子喂食。“苦累我们都不怕,就希望在这里住的老人都健健康康的!”工作人员刘玉梅笑着说。
工作人员将生日面打碎后喂食老人。吴庆年 摄影
未来将扩大政策覆盖面开展居家照护服务
胡丹表示,长春市未来将扩大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的覆盖面,提高覆盖人群范围,将失智人员以及居家重度失能人员纳入医疗照护保险范围。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数字化管理,解决监管难题,通过对手机APP的照护保险功能进行开发,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远程视频技术、智能监控技术等应用到照护保险的监督管理中,让照护保险经办与时俱进。”胡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