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稳”得扎实 “进”得有力——我市推动经济平稳发展走笔
通化日报12月13日讯(裴虹荐):雪后的山城靓丽且寒冷,但通化市各地各部门的干事热情却如火如荼。他们把良好状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全省“五项攻坚”工作,向着全年既定目标发起冲刺。
加快项目建设,冬季施工马不停蹄;包保督办,助力重点项目开花结果;加强消费市场建设,经济新增长点节节升高;优化营商环境,“银税互动”让民营经济活力迸发……通化市在改革中挖掘潜能,在创新中开拓新局,实干在先、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冬闲变冬忙推动重点项目达产达效
寒冬不“猫冬”,冬闲变冬忙,给项目建设“添柴加火”。
走进总投资2.3亿元的嘉元绿宝环保装备生产项目,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土建工程还在施工,1期工程的1座厂房、1栋研发楼已拔地而起。作为通化市冬季不停工项目,企业边建设边生产,移动垃圾箱、农村公厕等环卫产品已投入生产,预计年底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2期工程将在明年3月开工,计划下半年全部建成。
这是通化市在年底前集中攻坚50天,加快在建项目、特别是冬季不停工项目建设的缩影。专项攻坚行动启动以来,4个年底前计划新开工项目中有1个已经开工,通化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8项,开复工率达到98.8%,12项冬季不停工项目进展顺利。今年计划竣工投产项目已有60项竣工,24项投产。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年初制定的"1+2+8"领导包保督办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重大项目列入了8张重点工作清单,18位市级领导包保推进57个重大项目。针对重点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化市建立了“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项目专员,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精准发力,有效整改,破解难题。截至目前,已解决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土地征收、资金筹措、市场推广等60个问题,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达产达效。
打出“组合拳”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为加强消费市场建设、推进消费升级,通化市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走进通化县小棉袄家政服务公司,月嫂培训班正开展的有声有色。“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为创业就业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将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市家政服务协会会长李立华告诉记者,协会依托家政龙头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家政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目前协会开展各类培训班160余期,实现就业人数6423人,就业率达82%。
持续培育和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依托本地资源特色,打出节庆营销活动,乡镇、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夜间经济发展消费供给专项行动系列“组合拳”。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营造节庆促销氛围。利用“双十一”、元旦等重要时点,深化“千企促销专项行动”,引导实体零售企业和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节日促销”“购物节”等活动。
结合冰雪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消费品牌。组织冰雪企业和大型商超企业联合开展以“冬季冰雪嘉年华”为主题的商旅联合冰雪购物促销活动,形成新消费热点。
发展夜间经济,拓展消费市场。制定夜间经济发展规划,打造“一区、一街、一带”,并依托五月花大街和胜利路餐饮集聚街区,打造特色美食街,丰富餐饮消费新业态。
破解融资难“银税互动”激活民营经济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银税互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市税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对“银税互动”进行了全盘规划,形成了市“五转”办、市金融办联合推广的局面。截至目前,共为189户企业提供信用贷款2.3亿元,为通化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金融产品覆盖面广,规模类型多,让民营企业得到了“真金白银”的融资扶持。市税务局已与建设银行、吉林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银税互动”实现了市县乡全覆盖。推出的“税易贷”“吉税贷”等近20个“银税互动”金融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通过‘银税互动’活动品牌,税务局已经在建行和农行开发了线上办理,通过手机App 就可以实现‘秒申秒贷’、随借随还。”市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张晓春介绍说。在服务主体上,该局还实现了诚信扩围、用户扩围,将新设立的小微企业纳入信用评价范围,增设纳税信用级别,并首次将纳税信用良好的个体工商业户纳入“银税互动”领域。
为加大“银税互动”产品创新力度,市税务局与人民银行正在开发推广“减税贷”“免税贷”“退税贷”等金融产品,研究探索搭建“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税务”平台,推进技术、产品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只稳不进难发展,只进不稳行难远。铿锵足音,是山城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稳”得扎实、“进”得有力,奏响了功立长远的发展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