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通化: “美丽”与“富裕”相得益彰

2019-03-07 10:35:18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蒋民   |  责编:程茜

  原题:“美丽”与“富裕”相得益彰——通化市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纪实

  吉林日报3月7日讯(记者张伟国 裴虹荐):集安市下辖的钱弯村有56年水果的种植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基地,这里春风早度、秋霜晚至,气候宜人,来此采摘的游人和收果的客商们络绎不绝。随着集安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钱湾村建起了40多家民宿,以水果采摘、观光旅游、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这是通化市以现代农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18年,通化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一个率先,五个走在前列”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市粮食产量预计达到38亿斤;人参产业实现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20%;特产总产值预计实现190亿元,同比增长10%。同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新农村示范村和重点村为依托,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融合发展,通化市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统筹推进,优化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通化市制定了《通化市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通化市推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三年行动方案》《通化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组织召开了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现场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籽粒玉米4万亩,推动种植品种由单一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打造品种丰、品质优、品牌强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有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促进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

  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之路,通化市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取得新进展。该市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专项资金1098万元,新增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户。通化县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柳河县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被认定为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坚持绿色发展

  日前,记者来到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蜿蜒整洁的沥青路面贯通全村,一排排温室大棚崭新明亮,一幢幢红顶灰墙的民房令人瞩目。走进村里在去年底新建的4栋草莓温室大棚,只见草莓长势喜人,几名打零工的妇女正在精心地“掐尖打蔓”。驻村第一书记王雨佳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结合脱贫攻坚的特色种植项目,每栋大棚预计收入10万元。今年,他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打造特色品牌,激发贫困户和一般户向草莓大棚项目发展,同时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一年来,通化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崭新成果。全市新增“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13个,品牌产品22个。向上争取特产标准化基地建设扶持资金2731万元,通化县蓝莓、集安市山葡萄被认定为吉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进一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通化市将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辉南县楼街乡茂盛村成为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入选农业部“2018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夏纳凉”主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名录。全市新增吉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18户,其中,5星级示范企业6户,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为农服务,建设乡村,激发发展活力

  无论是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发展农业经济,最终是将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落脚点,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把农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通化市各农业部门主动作为、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一年来,全市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355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2379人、农民6.5万人。市农科院培育的水稻新品种——“通系933”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金奖第一名。新创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20个,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59个。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同比增长4%。同时,加快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益农信息社到年底完成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实现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服务全面落地。

  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取得突破需要新理念、新思路。通化市大力实施农村“三治一改”专项行动,投入资金8180万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整体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高标准实施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全市63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达标村标准以上,其中建成先进村243个,标兵村283个。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5个,市级美丽乡村20个。打造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10万户。

  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体制机制的引领和保障是关键。全市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率达到91.8%。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此外,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个,家庭农场689家,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2万亩,占二轮家庭承包地面积的41.1%,有效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