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小城“稻”路——从水稻产业之变看舒兰县域经济发展
吉林日报10月5日讯(记者孙翠翠 实习记者 王伟):又是一年秋收季,舒兰市成片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
吉米米业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着往上海、宁波等地发货。老客户们正等着品尝这一季的舒兰大米。
蔡兴宝看着女儿蔡雪忙碌的身影,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和自豪。自从女儿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到公司帮他打理大米生意,公司的“三莲”大米效益翻了几番。
蔡雪是蔡家的第三代种稻人。从牛耕人种到全程机械化,从推车沿街叫卖到手机、互联网销售,蔡家的水稻产业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舒兰盛产水稻,蔡兴宝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在生产队种稻。
“那个年代,生产力水平低,水稻产量也低。种水稻十分辛苦,受一年累,却打不了多少粮食,更吃不上几顿大米饭。”蔡兴宝说。
改革开放之初,种水稻的人家并不多,每斤大米价格在0.4元钱左右。
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水稻种植技术实现了很多创新性突破。种水稻的农民越来越多,水稻种植渐渐在舒兰有了规模。
上世纪90年代,舒兰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机械化推广加快,农机不仅应用在修翻整地和农田基本改造,还延伸到大豆、玉米、水稻等播种或收获的一些环节。舒兰大米已经成为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口口相传的美食,市场需求激增。
2003年,蔡兴宝建立了水稻加工厂。“当时农民追求产量,哪个品种产量高、抗病强就种哪个品种,农民种什么品种我们就收购什么品种。甚至可以说,作为大米加工企业,我们也并不在意品种。”蔡兴宝说,这时的舒兰大米供不应求。
舒兰大米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此时的舒兰,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高效植保、深松整地、免耕播种、航空作业等一系列新型机具和耕作方式已经开始应用到生产中。一些有实力的大米企业开始抢占全国市场。舒兰大米开始以有机大米、绿色大米、鸭田米、蟹田米等品类迅速占领高端市场。
农民绿色意识觉醒,企业逐鹿高端市场,舒兰市政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以绿色发展、优质加工、健康至上、富民强市为理念,把舒兰大米打造成一张具有地理标志和关东特色的县域名片。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品牌建设,舒兰水稻产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2008年,舒兰市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
蔡兴宝如鱼得水,在舒兰县域经济全面崛起的浪潮里,率先引进了国际先进设备,提高大米加工工艺,采用“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模式,成立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水稻生态水稻开发和种植。2016年,蔡兴宝在水稻生产基地建立了24小时田间监控系统,形成可视化追溯体系。
近年,舒兰市在全省率先打造大米品牌,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召开舒兰大米推介会,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舒兰大米,并实施电商销售,线上线下同时发力。
蔡兴宝感到大米企业最好的时代来了,为了补齐自己营销的短板,他劝说女儿蔡雪返乡创业。
蔡雪的回乡,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借助舒兰大米发展大势,建立了互联网等新的营销渠道,改变了以往只销售大米的经营思路,将普通的水稻基地变为旅游景点,并发展水稻田私人订制的经营模式……
记者手记: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普通稻农生产、生活的变化,同样能够映射出改革开放后舒兰水稻产业之变。
改革开放40年,随着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舒兰大米已发展成国内知名品牌。舒兰大米产业也成为舒兰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2017年舒兰市大米销售42.7万吨,销售额达到25.1亿元。
舒兰大米品牌崛起,不仅给农民带来收益,也加快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生态休闲、田间观光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绘就了舒兰市“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美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