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在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历代有过多次改易。满语“波涛汹涌的大河”,金时称之为“益褪水”,元、明时称“一秃河”,到了清代晚期,固定河名为“伊通河”,一直沿用到现在。
关于伊通河的历史,长春市地方志早有收录。其中一篇《话说伊通河》,对伊通河进行了详细记载。
传统的说法,伊通河发源于青顶子山,有两源。东南方的一源在伊通县南境、青顶子山的北麓,属伊通县河源镇大酱缸村。源头有多处涌泉,最南端的一个在103省道(长春至白山)91~92公里间的路西。此处原味沼泽,但现在百年前的湿地早已化为水田,原始的天然面貌早在半个世纪前开始变化,迄今已消失殆尽。
这一源头是历来所称的正源,河道长于另一源头,水量也较大。另一河源来自西南,仍在河源镇境内,流经大草皮沟和小草皮沟两个村落,在河源镇南郊与前述的正源汇合,形成伊通河最上游的干流。
伊通河是饮马河的最大支流,属松花江的二级支流。从源头起,由东南流向西北,到伊通镇北改向北流。进入今长春市区以后,大体上是由南向北流,直到进人农安县中部。流经农安镇东,折向东北,直到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注入饮马河。
伊通河河道屈曲甚多,局部河道的流向变化无常,尤其中下游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尤甚。在这样的地方河曲很发达,虽然总的流向是由南向北,但并非在任何地方都是左岸就是西岸,或右岸就是东岸。
对于伊通河干流的划分,通常以新立城水库拦河坝以上为上游,以新立城水库拦河坝至新凯河注入伊通河处为中游,由此至伊通河注入饮马河处为下游。
伊通河最主要的支流是新凯河和伊丹河。
历史上的伊通河水势浩荡,曾承担重大航运任务。在17世纪,远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俄罗斯,趁中国明清政权交替之际,向亚洲东部扩张并侵入中国北方的黑龙江上游。为阻止俄国的长驱直入,清廷选派各地的队伍并调集装备,开往雅克萨前线御敌。为通过航运向前线运送军粮、装备,康熙皇帝命令盛京刑部侍郎噶尔图和宁古塔副都统瓦里虎察看东辽河与伊通河的水势。
传说噶尔图和瓦里虎等乘小船在伊通河上验看水势时,“时值盛夏,大雨倾盆,白浪滔天,小船在波涛中颠簸起伏。人们蜷缩舱中任其顺流而下。小船漂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清晨,才在一道土岭上停住。”死里逃生的噶尔图上岸后谢天谢地,还命名这道今农安县新农乡的岸边土岭为“欢喜岭”。
传说中的情节很简单,但是现在看见伊通河下游宽达几千米的河谷,读到历史上河水泛滥、一片汪洋、淹没沿河两岸田园庐舍的记载,可以相信民间的传说绝非无稽之谈。(文 姜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