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种地种出“名堂”的人 双辽市茂林镇盛满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盛立国的故事
吉林日报1月13日讯(记者 张力军 ): 站在我们面前的盛立国,一脸憨厚的模样,一副壮实的身板,典型的关东汉子,典型的东北农民。
办公室墙上的证书似乎告诉了我们另一个盛立国:
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
2013年被吉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评为首批吉林省农村实用型专家,被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评为双百基层农技协优秀领办人;
2016年获四平市劳动模范称号;
……
双辽市茂林镇多是十年九旱的轻碱沙土地,虽然人均耕地达到了7亩,可地多人不富,农村税费改革前,很多人撂荒了承包田外出打工。盛立国就以替缴税费和出义务工并给每户200元钱的条件承接了500多亩土地,无意中成为流转土地的先行者。
为了让贫瘠的土地多打粮,盛立国全部身心都放在了种地上。细心的观察让他发现,“地头苗”“寡妇垄”的玉米往往长得特别好,原因是通风透光好。于是,他开始采用“二比空”的种植方法,就是种两垄空一垄,同时缩小株距增加株数,从株距到品种,从耕作到施肥,经过10多年的试验“玉米种植新方法”终于获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他继续研究“3比空超高产栽培技术”“4比空超高产栽培技术”和“玉米与矮棵作物综合增产增收种植技术”。按他发明的方法种植,别人一公顷种玉米5万株,他种近8万株,比别人多收两吨玉米;他让玉米与绿豆搭伴儿,在绿豆增产的基础上一公顷多收上万斤玉米。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边行优势,通风透光效果好,预防倒伏;减少灌溉面积,节水保肥,抗旱保水;发挥群体优势,耕地利用率高;便于田间管理,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每公顷节省工时费800元到1000元。这些技术在201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种地种出了名堂。
2007年,盛立国组织了9户农民,投资300万元成立了茂林镇盛满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面积的耕作,不仅催生了他种植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而且在农业机械方面也是不断创新。他根据自己发明的种植技术的作业需求,发明和改进了配套的农业机械和机具。他带着我们走进农机库,如数家珍地指给我们哪个是叉式深松犁,哪个是齿式玉米切雄机,哪个是高架打药车……这些发明创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土地收益。到2017年初,合作社已从吉林省内延伸到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入社社员达到1935户,经营土地39750亩,指导的农户超过两万户。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447.5万元。
2017年,盛立国入选了“全国十佳农民”,他的梦想就是靠种植创新、管理创新、细化经营,让乡亲们尽快走上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