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借国家艺术基金扶持 吉艺为非遗传承培育创新力量
长春日报 11月17日讯 (记者 毕馨月)60岁的张立新是满族服饰制作和满族刺绣的非遗传承人,近日,她参加了吉林艺术学院开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近年来,文化部非遗司、国家艺术基金等项目纷纷将视角对准长春,为非遗传承培育创新力量。
获15项立项支持
据吉林艺术学院科研产业处处长刘国伟介绍,今年,该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15项立项支持,与清华美院、四川美院并列获支持项目数三甲。
正在进行的“京剧杨派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中,有多位国内京剧名家领衔师资队伍。“长春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人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艺术落地、扎根。”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演员李军感慨地说。
众位名师助阵培训班
今年,吉林艺术学院相继开办了4个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满族刺绣和服饰制作技艺”“朝鲜族服饰传承与创新”“草柳编手工艺传承与材料创新设计”“黄龙戏非遗传承”,参加者均在省内相关领域有响当当的名气。
在11月6日开班的“草柳编手工艺传承与材料创新设计”培训班上,学院邀请了众位名师助阵,课程内容从提高传承人对草木材料的认识,到挖掘草木材料和其他综合性材料的组合再造,再到拓展草木材料的艺术表现力,帮助学员更好地将草、柳编工艺带进生活。
“墙内开花墙外香”
早在10年前,吉林艺术学院便成立了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省内名家田子馥、施立学、曹保明、金士贵、田雨春、许占志、景喜猷、尹爱群等均加入到“导师”阵营,舞蹈家王举、王小燕,作家金仁顺等还纷纷成立创作工作室……研究中心还吸纳了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各门类,面向该校师生及社会开放。
“过去,吉林省非遗人才有所流失,如今,这里不仅留得住人才,还将名家请进校园。通过数年来的培育、积淀,如今长春高校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已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时候。”刘国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