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他们挺身而出,战斗在岗位的最前沿。近日,记者踏访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感受这里一线“战士”的共同心声——这一战,我们必胜
吉林日报2月17日讯(记者 赵广欣 王丹):2月10日,星期一,晴,气温零下13℃。
上午9时30分,我们来到长春净月高新区,计划用一天的时间,踏访这里的城市社区和乡镇村屯,多层面采访疫情防控情况。
防控前线的“侦察兵”
在净月高新区宣传部干事的陪同下,我们先来到区疾控中心,找到了李孟。
李孟是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机动小组的普通一员。
因连续熬夜,体态纤弱的李孟面露倦容。她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一次消杀任务:
2月6日,晚10时。
背着10公斤重的消毒设备,李孟站在一栋楼前,透过满是水汽的护目镜,使劲把头往后仰,看了看楼房的最顶层。
“‘叮咚’……35层到了。”电梯语音提示响起,李孟睁开困顿的双眼,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电梯。
两个小时前,疫情防控机动小组接到电话,在辖区内一栋高层民宅发现疑似病例,需立刻进行消杀工作。
“我去吧!”刚从“战场”上完成消杀任务的李孟,放下泡好的方便面,拎起了喷雾器。
此时,她已经一天一宿没有好好休息了。跟她并肩作战的“姐妹们”也同样疲惫不堪。
房门、走廊、电梯、楼梯扶手……李孟从顶层开始消杀,确保不留一处死角。
“实在是太闷了!”一个半小时后,李孟脱下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身体几近虚脱。一阵寒风吹过,她打了一个哆嗦……
李孟给我们讲述的同时,她所处的办公室内,两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两位姐妹正紧张地忙碌着。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有什么症状?”“收到!我们马上派车将人送去留观站,请您再说一遍详细地址。”……
房间另一角有两张简易单人床,半躺着3位“全副武装”的女孩。声音嘈杂,她们还是睡着了,但仍处于一种待战的状态。
检测样本、开展调查、楼道消杀、防控指导……疫情在哪里,这些年轻的姑娘们就冲向哪里,她们就是战场上的“侦察兵”。
“真是心疼这些孩子们,但作为疾控人,责无旁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民说。
甘当群众的“出气筒”
上午10时30分,我们来到永兴街道中信社区。
在中信城·浅山小区的入口,我们见到了中信社区党委书记聂黎黎。
小区的门里侧,一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正在进行消杀。
在她身边,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登记信息、查看出入证……一辆没有出入证的外来车辆,缓缓后退,然后驶离小区。
“物业管家们打电话,说没有拿到出入证的居民有些着急了。今儿天还没亮,我就到各个小区办这事儿。”聂黎黎的声音沙哑。
社区制作的出入证按不同人群分红黄绿三种。“小小一张卡片,‘五脏俱全’,除了姓名、住址,还要有楼栋长的签名和物业公司、社区的盖章。”聂黎黎说,“这活儿琐碎,但一点马虎不得。有一点差错,对不起老百姓。”
“吴楠,老张怎么样了?”看到网格长吴楠走过来,聂黎黎远远地问道。
“没事了。又给他当了把‘出气筒’。”刚给居家隔离人员送完物资的网格长吴楠,甩了甩有些发麻的胳膊,笑着回应说。
吴楠告诉记者,自己负责的网格内有80人正在居家隔离,每天帮居民采购成了雷打不动的一项工作。“居民在家自行隔离,难免会有些情绪波动,这时候我们既要当好‘知心大姐’,又要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有物业的封闭式小区只要把住小区出入口,疫情防控就有了基本保障,但对弃管小区怎么办?
净月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冯国君想出一个“笨”方法——建简易围墙,只留一个出入口,进行封闭式管理。“现在,街道的6个弃管小区全部实现了封闭式管理,居民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冯国君说。
六旬老汉的战“疫”
中午,空旷的乡村仍没有一丝暖意。
我们驱车前往新湖镇。道路两侧,庄稼地覆盖着白雪,阳光折射,令人精神一振。
经过的每个路口,都能看到戴着红袖箍的“哨兵”。一条条疫情防控警示标语,不时在身边闪过。
13时20分,已经站了几个小时的“哨兵”赵海林跺了跺脚,挥挥手臂,想驱走寒意。
“来来来,先登个记,测个体温!”“你们从哪儿来?去哪个村?”……赵海林嗓门洪亮。
赵海林是新湖镇滨水社区的志愿者。从除夕开始,他看社区工作者忙得连轴转,人手还是不够,就主动报名,志愿参加防疫服务岗值守。
“别看我今年67岁了,但要比身体,我还真不服年轻人。这时候不就跟打仗一样吗?咱正好能出一把子力气,家里人也都很支持呢。”
“老哥哥,您可一定得注意保暖啊!”新湖镇党委书记丁志国,边说边把一摞热贴塞到赵海林的手里。
新湖镇下辖九村一社区,交通四通八达,镇内面积跨度近30公里,给疫情防控造成困难。为确保防疫不留死角,镇党委发出征集令,希望有条件的党员志愿者能支援一下。
“真的没想到百姓能这么配合。现在我们有‘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更多了个‘自防自控’。”丁志国的话说得底气十足。
就在不久前,林家村贾喜贵家的大门上贴了一张“警示单”,上面写着“外出归来,谢绝串门”,下边还写明了返乡时间和联系电话。
“我们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必须按要求居家隔离。‘警示单’也是提醒左邻右舍近期不要到家里串门。”已经安全度过隔离期的贾喜贵笑着说。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也在想办法帮助辖区内的企业尽早复工复产。”丁志国说。
15时30分,在吉林省家园共同体农业有限公司的日光大棚里,刘玉文大姐正在栽种油菜。
阳光正好,大棚里的青菜绿油油的,煞是喜人。
“这几天比较冷,得把温度控制好。”丁志国叮嘱总经理谭启蒙。
“往年过年我们都放假,今年因为疫情需要,除夕夜就为复工做准备,一天也没休息,就是希望能多出一份力。”谭启蒙一脸骄傲。
天色渐晚,我们驱车返程。
17时10分,再次经过赵海林的“哨卡”,看到他还在。我们打开车窗,与老人家挥手道别。赵海林握紧拳头,用力挥了一下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