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共吉林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中共吉林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现场 朱奕名 摄
“双城同创”深入民心(资料图片)
现代农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资料图片)
吉林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资料图片)
“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吉林市吸引着众多滑雪爱好者的光顾
2019年开创新局面
今年以来,吉林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强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东北振兴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在吉林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5640”企业培育计划,新开工工业项目77项,用地面积6.2平方公里,平均投资强度每平方米4370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项。全年新培育10亿级以上企业5户、规模工业企业25户,盘活“双停”企业30户。
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吉林要做好雪文章”的指示精神,围绕“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旅游品牌定位,吉林市积极发展寒地冰雪经济,着力打造世界级冰雪产业。亚洲首座全天候标准化滑雪专业训练场——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建成,投入运营;2018年—2019年雪季,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55.2万,接待人数在全国雪场排名第一;北大湖度假区接待滑雪人次同比增长60.5%,增速全国第一。此外,吉林市冰雪宣传片在央视黄金时段持续播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
成功申报大荒地稻香小镇等13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以中新食品区为核心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获批;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11.5亿斤,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统一战线助力百村振兴行动取得扎实成效;永吉县和蛟河市分别代表我省接受国家乡村振兴和全国无疫区考核验收。
三大攻坚战扎实有效
把做好融资偿债工作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脱贫攻坚市级领导“联系指导点”制度,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医疗保险等普惠政策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344户危房和1359户安全水改造任务。新增产业项目67个,年内544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9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全力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四大保卫战。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吉林市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高效运行,全年为企业减免税费34亿元,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8%。推动开发区改革,最大限度下放国土、规划和住建等涉及项目的行政审批管理权限;推动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
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长吉高速吉林至龙嘉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主线通车,完成农村公路“畅返不畅”2625公里;扎实开展“双城同创”工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位居东北参评城市前列,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5.3万人。此外,吉林市还继续实施教育“阳光行动”,稳步推进“健康吉林”建设,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组织12次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六个一”学习;建立市委常委挂点包村治软治散工作机制,88个集中整顿村全部实现转化提升;大力构建“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小组+联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得到有效推广。
2020年砥砺再前行
吉林市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恵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明确发展定位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按照吉林省“三个五”发展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吉林市实际,形成“十四五”规划建议。
加快推动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落实两市“八同”“三联”合作事项,加快两市间节点城镇建设,率先推动化工、碳纤维等产业与长春市融合发展,共同建设协同发展项目库。
持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化工第一大支柱产业,快速壮大冶金、矿产两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轻纺、汽车、农副食品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碳纤维、医药健康、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定增长。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比2019年有明显提升,实际增速要高于吉林省平均水平,实际增速排名要达到吉林省上游水平。
聚焦项目建设 以“三抓”“三早”为牵引
落实项目主体。持续推进77个已落位的6.2平方公里工业项目,全年力争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00项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占地力争达到5平方公里。
化工产业全方位升级。延长化工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强化安全环保链;实施总投资400亿元的吉化转型升级系列项目,引领吉林市化工产业尽快达到千亿级规模。
持续打造“中国碳谷”。抓好碳纤维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精功二期三号线建成投产,力争实现大丝束碳纤维在风电、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零的突破。
充分挖掘矿产资源。加快建设吉恩镍业产业园、舒兰钼产业园、磐石石墨产业园、桦甸钙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
推进环保产业集聚发展。积极谋划生态环保产业园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抓好春季“三早项目”。发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逐个梳理新开工项目审批事项清单,重点推动吉化片区80万吨乙烯、40万吨ABS、龙潭金珠片区建龙150万吨焦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发挥冰雪资源优势 壮大千亿级冰雪产业
用好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创国家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培育壮大千亿级冰雪产业,全面提升“雾凇之都滑雪天堂”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
项目引领产业。推进泛北大湖区域世界级综合滑雪度假区建设,积极推动北大湖滑雪度假核心区、吉林冰雪装备产业园纳入吉林自贸试验区范围,探索联合建立冰雪标准基地和冰雪装备检验检测中心。
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以“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科技和人才、冰雪对外交流合作”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体系,争创全国十佳冰雪旅游首选城市。
积极主办主题赛事。围绕“奥运在北京体验在吉林”主题,积极承办2019-2020国际残联亚洲杯高山滑雪比赛、国际雪联空中技巧世界杯等大型专业赛事;高标准举办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系列活动;开展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竞赛暨冰雪嘉年华等活动,高标准承办全国学校冰雪运动工作会议。
扶持发展冰雪教育。支持北华大学等高校冰雪相关专业建设,推动市级冰雪特色校发展,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教师滑雪技能培训,组织城区中小学生上滑雪课。
实施乡村振兴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推进现代农业“三大板块”建设。在平原区板块重点建设商品粮核心经济带,在山区半山区板块重点建设特色农林畜产品经济带,在城市周边板块重点建设高效休闲农业经济带。
抓好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启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产业协同先行区建设;加快推进中新食品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支持永吉县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持续推进“一十百千万”工程。通过“一带引领”“十区样板”“百村、千屯、万户”建设,建设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 助力全面小康
扎实提升“减贫成效”。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排查解决问题,坚决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巩固提升两项任务。
稳定提升“带贫能力”。抓好产业扶贫,推进“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光彩行动,并以市场化方式建立扶贫常态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政策覆盖”。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把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使贫困人口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有效提升“脱贫动力”。深化包保帮扶,加快促进“抓党建促脱贫”“志智双扶”载体化、有形化,不断增强稳定持续脱贫的内生动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做实环保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措施,加快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打好四大保卫战。围绕“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环境安全”四大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松花湖综合整治,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工作。
坚持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加快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构建最严格、全链条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动“双城同创”
开展系列活动。精心打造“盛世中华国乐江城”艺术季的品牌,高水平举办第五届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集中在4至7月全面开展“双城同创”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巩固“九大工程”“九大行动”成果。
提升城市面貌。加快推进河南街、东市场吉林省首批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建设;取缔建成区全部旱厕131座,新建水洗公厕30座;完成剩余存量违建拆除任务。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主要街路及核心区域中小学校周边全面杜绝非法经营活动;加强静态交通管理统筹,缓解停车难及乱停车问题;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行动。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综合办事窗口改革等十大行动;完善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功能。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综合性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