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全市1.4万名环卫工人凌晨上岗奋战
环卫工人正在清雪。于慧 摄
长春晚报12月18日讯(记者 于慧):16日中午到17日早晨,长春市持续降雪。面对这样如此时间长、雪量大的降雪天气,从降雪开始,长春市环卫系统1.4万名环卫工人第一时间上岗进行循环清雪作业。为了确保17日早高峰的道路通行顺畅,环卫工人半夜就上路面清雪,大型机械设备更是歇人不歇车,奋战一整夜。
汗水浸湿衣帽也不停下手中工具
“这场雪不好清呀!”17日8时许,自由大路与东岭南街交会处附近,南关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南岭大队环卫工人李学成一边用清雪工具清理路面积雪一边说。已经干了5年的环卫工作,李学成告诉记者,这场降雪在他从事环卫工作的记忆中是最大的一场,清雪量大,清雪难度高,他跟队友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昨天傍晚雪边下边化,晚上气温低就结冰,再加上雪一直下,就形成了冰面加积雪的情况,得一点点地铲。”李学成说着,还情不自禁地敞开了环卫服的衣服。“不冷吗?”听记者这么问,他笑着说:“一干活就热得冒汗。”记者了解到,从16日24时,李学成和同伴接到清雪命令后,就陆续从家出发来到岗位上开始清雪工作,这一干就是8个多小时。
“别看清雪任务重,但很多市民的关心也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李学成告诉记者,在他们清雪的时候,总能遇见热心市民或是送上一句关心的话语,或是递上一杯热乎的豆浆,让他们在寒冷中感受到关爱。这次清雪,为了不让环卫工人冷着、饿着,单位也给他们准备了热饮和早餐,可大家看着马路边石旁的积雪没有清理完,车辆通行还不十分顺畅,李学成和同伴放弃了早餐时间。“等一会儿车流小点我们再吃。”说完,他又开始弯腰埋头一锹一锹地铲除地面上的积雪。
在吉林大路与临河街交会处,环卫工人刘师傅正利用手扶式清雪设备作业,别看这设备不大,可它的威力不小,在狭小的街路上,大型设备无法到达,手扶式清雪设备就能在环卫工人的操作下顺利完成清雪任务,不一会儿,街路就实现了路见本色。“十分钟的工作量需要环卫工人干好几个小时。”刘师傅说。
记者从二道环卫管理中心了解到,通过雪中除雪作业,机械化车辆24小时不间断运转,辖区内的二、三级街路,都已实现打通道路。17日凌晨3时,主要清理吉林大路、东盛大街、自由大路、临河街,清理方砖步道和路边带积雪。5时开始,通过调整雪堆摆放的形状和点位及时收运,最大程度不影响交通早高峰的到来。通过清雪车辆40余台,1000余人次的参与,主、次街路道眼基本打通。接下来,机械化将着重加细路面清理,并及时清运,人工继续对一级街路的方砖步道、路边带、公交站台等进行清理。
在南湖大桥路段,朝阳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南湖大队的环卫工人陶艳芳虽然是一名女同志,可干起环卫清扫工作一点也不含糊。“29年了,都习惯了,再说,现在有机械设备的加入,我们工作量少了很多。”陶艳芳用手揉了揉冻得通红的脸蛋说。她告诉记者,为了应对这场强降雪天气的清雪工作,她和同事从天黑扫到天亮,随着清扫的时间增加,她的身上不仅热得冒汗,鞋也因为脚出汗和粘满积雪的原因,从里到外湿漉漉的。
人歇车不歇 24小时清运积雪
如今,有了大型清雪机械设备的参与,清雪作业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在这背后,清雪车辆驾驶员是主角。17日一早,大型清雪滚刷车时常能看到,它们或是在快速路上或是在主干路上,通过在行车道上清理,路面残留的积雪很快被清扫干净。亚泰大街与南湖大路交会处,环卫工人谷佰金和同事刚刚从其他路段清理完积雪,又赶到这里继续清理。在南湖大桥上,驾驶滑移车的驾驶员王凯告诉记者,从17日1时许接班后,坐在车里几乎是没下来过,“12个小时一换班,为了快点把积雪清理完,我们都是人歇车不歇。”王凯说。
应对本场降雪已经提前预案准备
长春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处长沙智刚介绍,本场降雪累计降雪量12.2毫米,短时降雪强度之大非常少见。据介绍,从入冬以来,这已经是第七场降雪,本次降雪也是最大一场降雪,在16日以前,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和安排,在降雪以前,长春市1400余台套机械设备全部进行检修。
16日12时降雪开始至17日6时降雪结束,长春市环卫系统的1400余台清雪车辆,共编158组对快速路和主次街路进行循环反复作业,外雇1500余台运雪车辆快速抢运积雪,1.4万名环卫工人凌晨全部上路,人工清理路边带和人行步道的积雪。
“到早高峰以前,快速路和主要街路已经达到路见本色的程度,其它二、三级街路已经达到路面打通,清运积雪9200余车。”沙智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