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村干部队伍——朝阳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村“三委”干部轮训暨新任职村干部专题培训班现场。(朝阳区区委组织部提供)
长春日报10月23日讯(记者 胡晓琼 通讯员 闫春丽 于忠海):“此次培训从我们各村党总支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注重有问必答、有需必应、有题必解,针对我们目前工作的‘薄弱点’,进行一对一式的解答。”朝阳区永春镇平安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立东说,他相信通过这种订单式培训,能够增强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让杨立东这些基层干部们受益匪浅的“以学促用、以用促能”订单式培训,正是日前朝阳区为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举办的村“三委”干部轮训暨新任职村干部专题培训班。培训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知识、乡村振兴战略及法律法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的职责及履职的素质、作风、能力开展。同时,针对当前农村建设的“薄弱点”和“需求点”,通过“订单式”的培训教学,提高村干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力,增强村干部对职务犯罪、法律量刑等知识的理解感悟,补齐新任职村干部在政治水平、业务能力、沟通配合方面的弱项短板。
“培训方式非常灵活,课程主要以现场教学、观看警示教育片、交流互动的形式进行,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市委组织部、区司法局的专业人士为我们授课。”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不仅“解渴”“管用”,也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下一步,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软弱涣散整顿和扫黑除恶工作深入结合,把课上所学和所想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所作和所为,推动平安村党总支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杨立东坚定地说。
通过理论培训,强化实践指导,助力成果转换,使村干部素质得到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成为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是朝阳区助推基层组织建设其中的一个举措。朝阳区还以建设“村干部人事信息档案”为突破点,全面了解村干部的基础信息,强化对基层干部的监督考核,教育和跟踪管理,防止村干部带病提拔和使用,努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化为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自觉,开创全区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建设“村干部人事信息档案”方面,朝阳区明确将现任村“三委”委员,离任村“三委”委员,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建档对象,分三类统一进行建档,严格实行“一人一档,一村一柜,一镇一室”。由区委组织部指导,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进行调查摸底,并对镇村相关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制定完善村干部档案管理的办法和要求,细化为“履历材料”“自传材料”“鉴定、考核、考查、审计材料”“学历、学位、培训、职称材料”“政审材料”“加入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任免、待遇、出国审批等材料”“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十大类归档内容,严格按照集中、制式、编号规范化管理,实现村干部历史问题能说清、现实表现有证明、工作实绩有考评、个人信息有认定。
采取村干部本人填写《村干部履历表》,村党组织初查,镇党委复审形式,对所有材料全面收集归类,针对党员村干部通过全国党员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确保每名村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可靠、完整,做到编码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定期对村干部职务变动、奖励处分、违法违纪等情况进行实时更新,及时将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补充到村干部人事档案中,实现动态化管理。为村“三委”换届、乡镇招录优秀村干部,落实村干部待遇、兑现离任村干部补贴、办理养老保险等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健全村干部人事信息档案日常管理制度,档案查(借)阅登记、管理员职责、保密安全等相关制度,做到手续完备、登记齐全。镇级统一设置“村干部信息档案室”,并派专人负责管理。镇党委负责监督管理,村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保证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质量。建立村干部档案定期更新和电子档案制度,保证村干部档案管理的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村干部队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