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2019-09-27 14:08:27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杜伟   |  责编:李玥

  原题:从满目疮痍,到综合实力大增;从“勉强糊口”,到“连年丰收”;从基础薄弱,到确立工业主导地位;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小康——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9月26日,四平市第二座跨铁路立交桥——南湖立交桥竣工通车。 李刚 航拍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1952—2018年四平市地方级财政收入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1949—2018年粮食总产量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四平市奋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专用车成品。 崔维利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治理后的四平南河焕然一新。 崔维利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孩子们畅享采摘节的快乐。崔维利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四平万达广场是集大型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智能写字楼、高档住宅、精品SOHO、室外步行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第三代城市综合体,已成为四平商业新地标。王平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四平统筹城乡发展,不仅重视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更注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图为四平铁东区石岭镇佘家村健身广场一角。袁松年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四平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7%,其中机耕率95%、机播率91%。李坤 摄

70年,四平怎一个“变”字了得!

首届中国·四平二人转艺术节期间,四平英雄广场上演了壮观的“千人同唱二人转”,为“最大规模的中国民间表演艺术课”,确认“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资料图片)

  吉林日报9月27日讯(记者 崔维利 通讯员 张丽宇):70年砥砺奋进,70年筑梦前行。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平的历史巨变。此时此刻,以“四战四平”载入史册的英雄城,一定记起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经济总量——

  从满目疮痍到综合实力大增

  70年来,四平市经济总量在波动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市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经济增长缓慢,1978年以前都处于恢复阶段,1949——1978年近30年间GDP仅增加10亿元。

  改革开放后,四平市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进入高速增长期。1994年达到百亿元,此后连上新台阶,2002—2011年间实现了3次翻番。

  党的十八以来,全国经济发展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四平转方式、调结构,全面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质的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8年,四平市GDP是1978年的75.5倍,年均增长6.5%。

  (二)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间,四平三次产业均有较大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以工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四平工业强势隆起。2008年,经济格局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2017年,连续10年保持“二三一”产业结构。与1978年相比,四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8.2个百分点。

  (三)财政实力由弱变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市财政十分困难,1952年市区财政收入仅为225.3万元。国家实行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后,1960年四平市区财政收入达到4800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3倍。这种体制执行到1970年,中间虽有小的变动,但总的原则没变。

  到改革开放前,市区财政收入仍不足1亿元。改革开放后,四平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四平市地方级财政收入1.2亿元,从1985年起,四平市对县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收入缓慢增长,1986年四平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达到2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2007年四平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达到12.4亿元。党的十八以来,四平市财政收入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2018年,四平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42.8亿元,是1978年的35.7倍,40年间年均增长9.3%。财政实力的增强,支持了四平的国民经济建设,满足了四平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图1、1952—2018年四平市地方级财政收入

  粮食产量——

  从“勉强糊口”到“连年丰收”

  四平市素有东北粮仓的美誉,气候适中、土地肥沃,正处在“黄金玉米带”上,是世界重要的玉米生产区之一。但解放前的粮食产量,仅够勉强糊口。新中国成立后,四平市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1948年3月四平解放以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人均分得5.2亩土地,第一次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农业生产条件有限,1949年四平市粮食总产量只有74.1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06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82公斤。“一五”期间四平的粮食生产开始起步,最高的1954年粮食总产量达96.64万吨。1958年以后的20年中,由于“左”倾思潮的干扰,粮食生产进展缓慢。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产值和粮食产量均大幅度下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1960年粮食总产量仅为46.5万吨,比1949年还低27.6万吨。

  十年动乱时期,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大锅饭”制度,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生产处于停滞、徘徊的局面,产量只接近1955年的水平。“文革”后期,农业生产得以初步发展,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150万吨,但由于农业生产投入较多和人口猛增,人均收入并没有增加,人均占有粮食也只有588公斤。从1958—1978年,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4.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总数的93.2%。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使粮食产量迅速增长,连年创历史纪录,四平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995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达到503万吨。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粮食产量年平均递增6.8%。在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的条件下,增长速度之快是空前的。20年间四平市共生产粮食7488万吨。耕地面积占全国6.1%的四平市,粮食总产量超过全国的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坚持“农业立市”发展战略,狠抓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扩大高效作物面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粮食产量实现“连年丰”。2018年产粮685.05万吨,是197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9.2倍。玉米、水稻、大豆、葵花子等优势突出,畜禽养殖业全面发展,成为国家重点牛羊肉、填鸭生产基地。

  70年来,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耕作管理逐步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第一台大型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四平诞生;80年代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更高,四平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70年间增长397.5倍,改革开放40年间增长了19.6倍。

  图2、1949—2018年粮食总产量

  工业经济——

  从基础薄弱到确立主导地位

  1948年3月四平刚解放时,全城遍地废墟,满目疮痍。随后,在一年时间里,先后有14个地方国营企业投入运营,带动888家私人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短时间内,四平经济就有了生机,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但工业基础仍十分薄弱,1949年四平市工业增加值不足千万元。此后,四平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近700万元起步,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四平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机两车一器”(收割机、装载机、鼓风机、改装车、客车、换热器)闻名全国,其中农机装备产业倍受瞩目,曾是中国农机装备领域的一面旗帜。1964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四平联合收割机厂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填补了国内空白。麦收时节,这台名为“东风牌”的联合收割机,顺利进行了实地收割,标志着我国不能生产大型收割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此后,四平生产的农机产品遍布全国,不仅满足了国内农业生产的需要,还远销到泰国、沙特、乌克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平农机装备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1985年,四平市工业生产面临能源紧张、原材料涨价、流动资金短缺等困难,四平市通过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消化不利因素,积极增产了有原料、有销路、有效益的化纤、洗衣粉、角钢等产品,保证了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四平市主要工业品产量不断增长。2018年,生产水泥277.6万吨、平板玻璃1109.2万重量箱、钢材130.5万吨、饮料酒37.1万千升、纱6506吨。

  改革开放后的40年间,是四平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生产迅速增长。逐渐形成了以机械、能源、化工、食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包括粮食深加工、饮品、肉食加工、汽车零部件、玻璃、火电、精品钢、换热器、制药业等40多个行业,拥有省以上优质产品250多种。四平钢丝绳厂生产的镀锌钢绞线和四平鼓风机厂生产的离心通风机,使用在我国第一次向太平洋发射的运载火箭上。

  新时代,四平成为国家哈长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新的产业框架已经形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基础化工、冶金建材“老四样”粗具规模,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现代物流、绿色包装“新四样”前景广阔。2018年,四平市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10.5%。

  发展方式——

  从投资拉动到内需为主、协调拉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市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亿元,1958年以前不足千亿元。改革开放之初,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由国有和集体投资构成。经过40年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迅猛,比重达7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战略举措大见成效,投资速度放缓,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发展布局显著优化,逐渐由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内需为主、投资与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2018年,四平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1978年的459.8倍,年均增长16.6%。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恢复时期和“一五”期间对私营企业的改造,市场活跃,物价日趋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平市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按照“慎重初战,务求必胜”的方针,在对内搞活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对外横向经济联系。流通领域以完善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为重点,进行批发体制改革,对生猪、蔬菜放开经营,实行价格改革。1985年,四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亿元;到1989年,仅用4年时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翻番,达到20.6亿元,2005年突破百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加快第三产业跃升,战略调整由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内需驱动型经济,一批高端业态投入运营,特色旅游、现代物流等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逐步转化为现实。稳定增长的消费需求,带动住房、汽车、部分奢侈品持续热销,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同时,城乡消费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城市消费由初级型向高级型转变,汽车、住房、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二是农村消费由低级向初级转变,由“衣食住行”转向医疗、通信、教育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与传统消费共同促进了零售额的增长。2018年,四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4亿元,是1978年的150倍,年均增长13.3%。

  基础设施——

  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曾经是制约四平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四平曾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各种老工业基地的“通病”也显现出来: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城市色调灰暗,道路破损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居民小区设施不配套,垃圾露天堆放,城市管理混乱,卫生环境很差,既无法吸引外资,也无法留住人才,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四平市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交通邮电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瓶颈”制约不断缓解,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交通运输成就斐然,强力支持经济建设

  四平是东北的交通要塞,京哈、平齐、四梅铁路在这里交会,公路四通八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四平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行为,突出重点,加大投入,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到2018年末,四平市公路总里程达10843公里,是1978年的2.8倍。其中,高速公路384公里,“长平”“长营”两条高速公路贯通中东部地区。2018年末,四平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0.2万辆;全社会公路客运量为2858万人,是1978年的6.2倍;公路货运量达9139万吨,是1978年的25.9倍。

  (二)邮电通信蓬勃发展,通讯传输能力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邮政通信水平很低,1949-1951年,四平市电话用户不足千户。改革开放后,到1988年,四平市电话用户超过1万户。到2018年末,四平市邮政局(所)数达111处,邮政业务收入5.6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6.4亿元。随着国家邮电通信业的全面发展,“宽带中国”建设加快实施,2018年,四平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9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达321.2万户,是1997年的152.9倍。2018年四平市长途电缆(光纤)长度达5.2万皮长公里,是1997年的65倍,基本建成了覆盖四平市的以光缆为主、卫星和数字微波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电信基础传输网络,通讯传输能力明显提高。

  (三)能源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能源供给严重短缺。到1978年,四平市能源生产总量仅有8.2万吨标准煤,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四平电力工业从无到有,能源生产能力大大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明显提升。2017年,四平市能源生产总量达23.6万吨标准煤,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9倍。其中,原油、风电分别占能源生产总量的57.7%和42.3%。

  生活水平——

  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小康

  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迈向复兴的70年,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的70年。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日益优化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四平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告别了物资匮乏,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挥别了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小康,在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上稳步前进。

  (一)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平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1958年,四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7元,进入上世纪70年代时都没达到百元。1978年,四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刚过百元,达到1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四平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四平市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10%,收入结构优化。2018年,四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509元,是1978年的82.8倍,年均增长1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43元,是1978年的125.2倍,年均增长12.8%。

  人民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工资收入不断增加。2018年,四平市从业人员工资总额98.8亿元,是1958年的212倍,是1978年的71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8年为61654元,是1990年的35.7倍。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积蓄也不断增加,四平市城镇居民储蓄存款1978年仅有0.5亿元,到2018年末,四平市个人储蓄存款已达1075.3亿元。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2018年,四平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208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100.5台,是1978年的102倍。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逐年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末,四平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2.0万人。2018年末,四平市共有2.6万户、3.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四平市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突破,2018年末,四平市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6%下降到0.98%。

  就业状况逐步改善。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凋敝,四平市城镇劳动力多数处于失业状态。1958年末,四平市城乡就业人员达10.9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四平市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就业状况逐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党的十八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18年末,四平市就业人员16.3万人,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27.4万人。201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不含公主岭),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不含公主岭)。

  (三)衣食住行翻天覆地,幸福指数日渐提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惠及民生,四平百姓尽享发展带来的成果,衣、食、住、行充分映现了生活质的飞跃。

  粮食供应得到充分保证,凭票吃粮吃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吃得俏,四平居民餐桌上鱼肉蛋奶丰富多样,山珍海味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健康,更加追求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

  四平商场里的各种服装品牌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确良”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穿”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商品质量明显提高,满眼的“蓝灰黑”早已是色彩斑斓。

  新中国刚成立时,四平许多人的居住条件就是“一条竹竿当衣柜,两块木板铺张床”。改革开放40年来,四平住房建设蹄疾步稳,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从“忧居”到“有居”,2014年四平市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9.3平方米/人,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1978年增长4.8倍;从“有居”到“宜居”,曾经的土坯房、平房、筒子楼已成为记忆,城乡居民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或砖混材料结构住房户数,分别占到90%和70%以上。越来越多的人住进自己温馨舒适的家,用上现代化家电,享受现代服务,真正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

  市区供水、供热和供气三大管网建设,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1986年兴建二龙湖引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源问题,用水普及率达100%;供热管网工程铺设供热管道964公里,供热总量达701万吉焦。到2017年,四平市区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672公里,用户数达17.7万户,占市区人口总户数的57.7%。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暖房子”工程顺利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居住环境,过去挑水、烧火做饭、点炉子烧炕取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四平天桥上拥堵的自行车早已被私家车、小轿车所取代,普通百姓开上了七八十年代只有县长级别才能坐上的小汽车。2018年末,四平市的民用汽车拥有量达40.2万辆,相当于每7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社会事业——

  从相对落后到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四平市各项社会事业也不断向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体育事业硕果累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一)教育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四平市的教育事业在曲折中前进,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四平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8年末,四平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3.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2所,在校生1.3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2万人;普通中学和小学分别为135所、602所,在校生分别为9.2万人和10万人。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均衡。2018年末,四平市共有公共图书馆4个,图书藏量61.9万册;博物馆5个,剧场、影剧院13个。

  (二)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条件逐步改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平市医疗卫生水平很低,四平市卫生技术人员仅有1209人,病床80张。随着公共卫生体系的逐步建立,到1978年,四平市医疗卫生机构达133个,病床5152张,卫生技术人员6020人。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医疗、医保、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到2018年末,四平市医疗卫生机构达2095个,是1949年的419倍。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239倍和15.7倍。

  (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平市体育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竞技体育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开发有了新突破,体育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四平市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到2018年末,四平市共有体育场馆9个,先后承办吉林省大众速度滑冰赛、吉林省“体彩杯”大众足球、篮球比赛四平赛区决赛和吉林省冰雪体育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吉林省全民健身百日行系列活动。竞技体育成绩硕果累累,在省运会比赛中夺得55枚金牌、154枚奖牌,夏季项目金牌总数列吉林省第二位。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增强了四平市人民的身体素质。每天清晨和傍晚,男女老少聚集在英雄、铁东、大鹰等各大广场,扭着大秧歌,跳起广场舞,享受着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奋斗才会获得。四平人民正以梦为马、再接再厉,继续向着幸福生活、美好明天奔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