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居民的生活垃圾都去哪儿了?
长春日报8月8日讯(记者 林桂清):作为全国46个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长春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在学习讨论如何将不同垃圾进行准确分类的同时,不少市民也十分关注我们的生活垃圾最后都去哪儿了?日前,记者探营长春市生活垃圾处理终端,帮大家找到了答案。
生活垃圾归宿一:垃圾场填埋
为了找到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归宿,记者跟随垃圾清运车自东方广场沿302国道一直向东,在一个被叫作“蘑菇沟”的地方找到了长春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这里距离市中心35公里,总占地面积60.25万平方米,处于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形为天然沟壑,是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理想场址。这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2010年10月投入运行,总库容1541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10年,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2300吨左右,是被国家评定的东北三省省会城市中唯一一座一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进入垃圾处理中心,记者看到路两侧都建有高达3米多的围栏和铁丝网,铁丝网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挂着一个装了黄色液体的塑料瓶,塑料瓶的顶端有一段向内倾斜,会喷出白色的“雾气”。围栏内侧是盖着黑色聚乙烯防渗膜的“土堆”,工作人员介绍,这“土堆”就是生活垃圾。
随同记者一同前往的长春市城市管理局局长王世忠介绍,该中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无害化处理、防渗和监测系统,同时在填埋场上下游及场内共设置6座监测井,用于监测地下水水质情况。这里的垃圾渗滤液通过导流层会被收集到一起,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以作为园林灌溉或环卫清扫用水使用。生活垃圾清运车将生活垃圾运到处理中心后会通过自动称重系统进行称重,在指定区域倾卸、摊铺,填埋时实行分单元、分层作业,垃圾摊铺压实后,立即覆盖0.2米厚的土层,并使用压实机压实。按照国家标准采用土覆盖和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每日对进场的生活垃圾实施覆盖,这也是记者在此处并没有见到垃圾踪影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接触过生活垃圾,其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如此大的垃圾处理中心如何控制气味排放呢?工作人员介绍:“将生活垃圾裸露面积控制在最小范围,可以有效抑制裸露垃圾的气味排放。此外,通过采用高压雾化除味喷雾墙+塔式风送喷雾机+可移动风炮喷雾设备+洒水车+无人机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进行除味作业。”据悉,该中心还安装了填埋气预处理设施和填埋气燃烧系统,实现填埋气集中收集并火炬燃烧。通过以上全面系统的气体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场气味污染物的排放,使气体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生活垃圾归宿二:焚烧发电
长春市每天会产生4000余吨生活垃圾,仅这一处垃圾处理中心肯定是不够的,于是记者一行又前往位于宽城区小南村的鑫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个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发电厂,每天可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2350吨,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热量进行发电,可提供我市20万人口所需生活用电。与此同时,企业还利用余热在冬季为附近的企业和居民小区供暖,供暖面积达150万平方米。而垃圾焚烧后的废渣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被制作成了铺路用的方砖。
在厂区的电子中控中心,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了在不同区域原生垃圾如何被运送、破碎、直选……最后被送进了焚烧炉。发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我们目前的技术和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适应东北地区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能够做到生活垃圾焚烧充分,最终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环保排放采用半干法脱硫加布袋除尘器等目前国内先进的环保设施,二噁英排放优于欧盟标准。2016年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A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据王世忠介绍,长春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4座,其中餐厨垃圾处理中心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座,有害垃圾处理中心1座。长春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已于2017年年末竣工,日处理能力200吨,餐厨垃圾在中心经过“预处理+厌氧发酵”,分离出沼气、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年餐厨垃圾处理量约7.3万吨。王世忠透露,在长春市未来的规划中还将新建一个生活垃圾发电厂,在实现垃圾分类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将关闭封场,今后生活垃圾将全部通过焚烧来处理。
除此之外,长春市正在规划建设“静脉产业园”,建成后,将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废旧汽车和大件家具等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