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2019-05-31 14:30:37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双辽市服先镇五一村建的集中光伏发电站,不仅增加了村级集体收益,贫困户还能每年拿分红。崔维利摄(资料图片)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双辽市柳条乡厚俗村给贫困户刘向阳家“配给”400多只幼鹅。袁松年摄(资料图片)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双辽市兴隆镇常熟村第一书记张恒,帮贫困户研究花卉销售。(资料图片)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棚膜特色种植让贫困户既分红又务工,一举多得。袁松年摄(资料图片)

吉林四平:脱贫攻坚“七路出击”

  医护人员为贫困户免费义诊。朱海涛摄(资料图片)

  吉林日报5月31日讯(记者 崔维利 袁松年 通讯员 付光):勠力同心,攻坚拔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四平市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最大的民生工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夯实基础抓精准识别;补齐短板抓产业“造血”;“扶志+扶智”抓精神扶贫;压实责任抓行业帮扶;突出靶向抓问题整改;转变作风抓队伍建设;防范风险抓资金安全。“七路出击”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25个,贫困人口22421户、44131人。目前,已实现15647户3073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9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5.1%下降到0.98%。四平在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实现了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阶段奋斗目标。

  夯实基础抓精准识别

  “精准脱贫,不落一人!”四平全面开展贫困人口“回头看”“回头查”,深入百姓家中,实打实的摸家底,面对面的查原因,并开展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对比工作,做好数据信息调整与补录,实现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

  坚持贯彻“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用“六个精准”把脉扶贫攻坚。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内问题数据核查整改的通知》。2018年,集中力量开展了贫困人口再识别,对脱贫攻坚各项基础数据的历史沿革、变化过程,进行了细致梳理、统计,并及时调整更新,精简完善了扶贫档案台账,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各项基础工作的精准性、规范性。

  为确保扶贫成效精准,四平市坚持把提升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抓好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贫困人口的自查复查,完成一个是一个、完成多少是多少,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完成脱贫攻坚政治任务。

  补齐短板抓产业“造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四平打造“一县一品”“一乡一特”的产业扶贫格局,大力扶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等扶贫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市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发展壮大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意见》,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2016年以来,市级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4亿元,谋划建设扶贫项目255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80个,产业项目155个,12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2018年7月,四平市委书记韩福春带队前往四川南充学习考察扶贫工作,对标先进补短板,提出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民生事业。截至去年底,已实施贫困村3531.5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申报34个省级重点村新农村建设项目,26个贫困村新建棚室2692.92亩,重点推进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155个,全市80%以上贫困户都加入了合作社。

  旅游产业+模式,打造脱贫生力军。梨树县蔡家镇将乡村旅游与脱贫工作相结合,精心打造出一条旅游精品线:柳条边的边壕、边门修复完毕;关东农耕博物馆与梨树黑土地论坛交相辉映;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园开园迎客,年接待游客万余人。在这些园区、景点的辐射下,涌现出一批集餐饮、娱乐、采摘和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合作社。不论是旅游项目建设,还是旅游业带动的辐射经济,都优先选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蔡家村贫困户孙杰年龄偏大,外出务工常被人“嫌弃”,村里便把采摘园培育秧苗的“俏活儿”交给了他,让他足不出户每年增收8000余元。

  优选“阳光”产业,照亮脱贫之路。双辽市服先镇五一村74岁的农民樊兆昌家,安了12块太阳能电池板,“诞生”了双辽市第一个光伏扶贫发电站。并网发电后,樊兆昌每月去农电局领取“分红”——按照发电量给钱,每月不固定,平均每户每年1500至3000元。樊兆昌乐得合不拢嘴。目前,双辽统筹推进4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光伏电站项目,按照“统一建站、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运营模式,使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扶志+扶智”抓精神扶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有一场战役必须打赢,这就是“精神扶贫”。近年来,四平市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平通过思想引领、载体推动、文化提振等措施和途径,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争做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实施“贫困村核心价值观提升工程”,分类研究制定了7个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设置核心价值观公共宣传栏和“好人榜”、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墙、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开展家风教育,引导贫困村的风气向上向好。

  榜样的力量无穷。四平放大典型引领作用,把那些努力脱贫致富的贫困户选树起来,形成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发挥辐射作用。

  “我叫刘伟,岫岩村五社村民。我发言的题目是《我脱贫我光荣》……”去年5月18日上午,在梨树县白山乡政府的会议室里,正举行脱贫户表彰大会,刘伟代表乡里的脱贫户发言。除了刘伟,白山乡还有13个“苦干脱贫光荣户”受到表彰。整个梨树县,一共有16个乡镇的166名脱贫户获奖,县里颁发了“我脱贫我光荣”的金色牌匾,每人还奖给一台洗衣机。

  压实责任抓行业帮扶

  四平以“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为抓手,着力解决行业政策红利执行不到位问题。规划出台《四平市今后两年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四平市行管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职责》《市直部门履行脱贫攻坚监管责任清单》等系列文件,确保行业部门通过“三个落实”,对标对表高质高效完成各自领域的行业扶贫工作。

  基础设施扶贫。全市村村通道路硬化率达100%,自然村通电率达100%。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7367户,解决8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18年已完成196.6公里通屯硬化路建设,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1526户危房改造任务。

  健康扶贫。深入实施天使计划,开展“大篷车”巡回医疗,加强“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共组建159支巡回医疗队、594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人一策”分类救治,先后救治2万余人。设立健康扶贫“五道防线”,即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大病兜底、“一事一议”。目前,贫困人口慢病签约率达99.9%,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参合率100%。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由5000元降低到3000元,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患者25203人次享受补偿政策,提高补偿金185.02万元。

  教育扶贫。投资9866.7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薄弱学校,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补充农村地区特岗教师414人。其中,2018年为贫困片区双辽招聘101名特岗教师。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严格执行“雨露计划”,加强贫困生动态监测,防止因贫辍学;兜底保障方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有15211人纳入低保,予以兜底保障。

  金融扶贫。印发《四平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根据贫困户意愿,已为655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930.6万元,其中2018年已为349户发放751万元。

  就业创业扶贫。全市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70场,为1.6万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信息8000余条,提供创业项目47个,714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市扶贫车间达到6个,全市80%以上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提前实现50%目标。建成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90个,占建档立卡贫困村总数72%。

  社会扶贫。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民企帮扶光彩行动”,开展社会募捐,鼓励志愿扶贫。通过政府、社会、贫困对象互动,弘扬“人人参与,人人奉献”的社会新风尚,传递互帮互助的正能量,汇集脱贫攻坚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社会扶贫网累计注册贫困户23944户、爱心人士56641人。

  四平市人民检察院协调10余位爱心企业家,投资200余万元,为双辽市茂林镇贫困村建起红岗小学教学楼,2016年9月份已投入使用,图书室、体音美器材室、实验室、卫生室、微机室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突出靶向抓问题整改

  四平市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针对扶贫领域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立行立改。市领导多次赴县、乡、村督导整改工作,高位推进,确保问题清零。

  2018年,四平围绕“三个落实”,以狠抓督查暗访、推进机制保障为手段,切实发挥了“质检仪”“推进器”作用。

  “三管齐下”织密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两办督查、市委巡察、市扶贫暗访”三支利器,联合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各类督导、调研、暗访行动,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限时整改。去年6月,市委成立5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政府督查室牵头组成暗访组,联合市扶贫办和相关部门,赴各地进行为期一周的明察暗访。市委巡察办围绕扶贫开发成效考评反馈问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察,对4大类12个方面22个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由市扶贫办督促各地各部门逐一整改。去年11月,市纪委监委牵头,派驻10组115人,开展全市严肃查处脱贫攻坚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现场监督整改专项行动,完成问题整改339件,对工作不力的8名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召回处理。

  “四级联动”兜牢攻坚网底。按照纵向到根、横向到边的原则,推动督查暗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伊通县抽调40名精干人员组成“扶贫巡查大队”,由县长带队,下村入户进行为期3个月的拉网式暗访。已下发整改通报30期、巡查报告28期,解决扶贫领域和百姓需求各类问题1008件次;双辽市成立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督查、贫困户信息档案督查等8个督查小组,并组成6个暗访督查组,对全市18个乡镇街、206个村(社区)实现常态化督导。各乡镇、村按照督查暗访反馈问题,逐一整改,对账销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实现了无盲点、全覆盖。

  “日暗访日通报”确保问题点对点清零。市扶贫办制定了《脱贫攻坚督导暗访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在全市脱贫攻坚“百日行动”期间,采取随机选村、直接入户、蹲点式暗访、跟踪核查形式,开展“日暗访日通报”。共走访29个乡镇41个村屯,编发《脱贫攻坚暗访日报》30期,对发现的125例问题均要求限期整改,并及时回访,跟踪问效。

  转变作风抓队伍建设

  为了从根本上转变扶贫工作作风,让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为贫困群众干实事,四平市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制定《四平市2018年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持续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高位部署抓落实。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会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领域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各级党委、政府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推动“遍访贫困对象”行动。

  层层压责促攻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作战,书记、市长包保任务较重的贫困村,定期到包保县(市)区及扶贫点督导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下派专职扶贫干部,包保梨树、双辽、伊通片区脱贫攻坚工作。将脱贫攻坚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连续3年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督促各县(市)区对乡镇加强督导、调度。集中调整贫困村党组织书记22人,选拔“返乡创业”人才进贫困村班子9人,其中任村书记或村主任4人。出台加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管理考核系列制度,全市派驻488支工作队、125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1817名驻村干部,其中选派17名优秀中青年干部任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每年对驻村工作考核排名靠后的部门一把手进行约谈。

  提振队伍攻坚士气。去年8月召开全市脱贫攻坚“百日行动”动员会,并先后召开推进会、领导小组会等,推动落实百日攻坚任务。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大干苦干一百天,有效促进了高质高效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积极选树先进典型。2018年,有2名第一书记被评为“四平市十大杰出青年”,1名第一书记被评为“四平好人”,全市有7人获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奖。今年,四平市1人已通过吉林省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推荐委员会推荐,候选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

  防范风险抓资金安全

  金融扶贫在这次脱贫攻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平市针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额贷”业务,积极探索、稳妥推进,通过评星授信让承贷银行“放贷”有依据,贫困户“用钱”有目标,强化风险防控,帮助贫困户“稳着贷”,严防打着扶贫的旗号变相举债。为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儿”上,四平强化对脱贫攻坚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使用的全过程公开、透明、高效,防范资金风险。

  强化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四平市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四平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将中央、省、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市)区。2018年进一步完善了《四平市扶贫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版)》,实现了制度保障到位、机制运行顺畅。

  强化监督审计。把扶贫资金作为监督审计重点,实行巡视和审计全覆盖。2018年,市、县同步设立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举报电话,严查扶贫资金使用问题线索。市发改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等,联合对各县(市)区扶贫领域进行专项检查。市财政局加强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风险防控。通过省级扶贫资金监控系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全程透明;每月通报扶贫资金到位、拨付及支出情况,倒逼责任落实;在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公开省级专项资金拨付情况,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