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5月16日讯 (记者张欣禹):15日,淋过春雨,榆树市环城乡一处大田里冒出了几颗新芽。“今年我除了种植300多公顷的玉米,还有大豆、西瓜、马铃薯、毛葱和杂粮杂豆,播种已经全部完成。”春耕时节,榆树市增益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带领农户开始了他们的“花式”耕种:轮作、“古法”种瓜、抢时间差、水肥一体化……不仅保护了耕地地力,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还让土地增值。
“去年合作社种植马铃薯、西瓜,每公顷比玉米增收一万多元,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想把经济作物的产业做大做强。”马占有站在黑油油的田里,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早在2014年,合作社就在大田用传统耕作方式种西瓜,人工进行筛网松土、归垄、育苗、使用粪肥,找回原始的味道。通过5年的种植,马占有还学会了打时间差来增收:“5月份种的西瓜,9月初熟,正好赶上温室西瓜卖完的空档儿,加上我的瓜香甜,趁着‘空档’我一公顷能多赚2万多元。”
尝到大田种植西瓜的甜头后,马占有2015年决定扩大西瓜种植面积,但为了保护耕地地力,西瓜要几年才能在同一地块再次种植,所以合作社增加种植品种,这样多种作物在这块黑土地上轮番登场。如今,合作社拥有旱田西瓜35公顷、马铃薯80公顷、大豆100公顷,今年合作社更是新添20公顷毛葱,合作社的轮作空间和年限宽裕了起来。“现在同一块地可以种1年西瓜、2年马铃薯、毛葱、大豆、玉米等可以随意穿插轮作。”马占有兴致勃勃地说。
面对旱情,合社会也有“新招”。合作社从种植马铃薯和西瓜开始,便采用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这让合作社省去了一半的肥料。马占有说:“我也给毛葱使用上这项新技术,一公顷多投入2000元,但能比玉米多收获15000元以上。‘招数’越多,土地就越来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