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吉林消息(陈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长春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成立的长春新区科技人才和高精尖企业云集,为新区发展增添了活力。近日,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走进长春新区,“探秘”这里如何以科技创新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振兴之路。
坐落在长春新区的航天信息产业园 供图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将于2019年6月发射的“吉林一号”高分03A星 供图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高科技项目集聚 助推“创新名城”建设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是长春新区的发展之“要”,也是引领推动吉林振兴的必由之路。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作为我国唯一一家集卫星研制、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的全产业链商业航天遥感卫星企业,自2015年入驻长春新区以来,进行了6次发射,成功将12颗“吉林一号”卫星及1颗承研武汉大学的“珞珈一号”卫星送入轨道。2019年6月,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第13颗“吉林一号”卫星——高分03A星,将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从威海飞向太空,这是我国将首次尝试卫星海上发射。
长光卫星副总经理贾宏光透露,2019年长光卫星将进入卫星集中发射期,预计将发射20颗卫星;此外,长光卫星自主研发了集数据查询、应用展示、工具下载以及在线交易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遥感云极视”将服务全球70亿人。
华为长春云数据中心展厅内的沙盘 摄影 陈施
2016年3月,长春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为企业云东北亚云计算中心,同时在大数据产业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落户长春新区的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面向东北亚区域开展云计算服务。未来,数据中心将推进成立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大数据产业联盟,构建面向大数据产学研用的学术交流、技术合作、数据共享的平台,围绕大数据领域开展一系列活动。
长光卫星、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集聚,是长春新区科技发展、壮大的缩影。目前,长春新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深度实施创新主体“双倍增”工程,目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6户,占长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近40%,占吉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近30%,其中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达到177户。
项目立区 重点科技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长春新区坚持“项目立区、项目为王”,积极引进产业类项目和实体经济项目,全力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在长春新区有一个老牌园区——长春北湖科技园,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长春新区成立后首批入驻的企业,同时也是长春新区发展的“见证者”。
长春北湖科技园副总经理王强(右二)介绍园区整体规划情况 摄影 陈施
谈到园区发展历程,长春北湖科技园副总经理王强说:“2014年9月5日北湖科技园的第一个园区正式开通,因园区在配套、交通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建立和完善,所以招商运营十分艰难。长春新区成立后,我们招商企业的落位数实现‘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北湖科技园共有各类科技型、双创型企业360家,引进的域外(重点北京中关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项目占比30%,2018年园区收入达到35亿元。”
此外,在长春新区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内已汇聚300余户科技型企业。在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一个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也正在崛起。
吉林省亚泰医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内智能化操作存放的立体库 摄影 陈施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走进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内的吉林省亚泰医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看到这里高架立体库正在作业,通过扫描药品二维码,按照计算机系统的算法精准的完成出入库的过程,精准地将药品按照储存方式进行分类存放。
吉林省亚泰医药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房云表示,物流公司共分为高架库、立体库、阁楼分拣库、冷藏库等库区,是吉林省面积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物流公司,主要是为东三省的医院、连锁药房和单体药店做物流批发、配送和仓储服务,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东三省的药品集散地。
完善政策体系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长春新区坚持把企业视为发展命脉,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创新发展。长春新区人在科技创新上始终不忘“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完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相衔接、科研机构与企业发展相融合,全力构建创新型经济发展示范区,努力把长春新区打造成为立足长吉图、服务东三省、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创新中枢。
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唐继东表示,到2020年,长春新区立体化交通网络将基本建成,陆海联运的对外物流通道初步畅通,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为推动吉林省新一轮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