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在东北地区率先打造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服务指导中心 非公党建激活企业“红色引擎”
吉林日报1月11日讯(潘璇 韩旭):改革开放40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土壤和平台,非公党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变。一直以来,长春市二道区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的党建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推进非公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二道区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一线调研、邀请专家研讨等各种方式,对本区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判,梳理出亟待解决的四个方面重要问题,即要着力解决工作意愿的问题;要着力解决党组织薄弱的问题;要着力解决围绕党员的相关问题;要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不实的问题。发现问题后,二道区迅速作为,一一化解。从阵地建设入手,下气力构建上下贯通,全面覆盖以“同心港”党建服务指导中心、8家基层党建服务超市和N个标准化党支部为主体的的“1+8+N”阵地平台,打造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之家、服务之家、培训之家。
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服务贴在心上,二道区非公党建工作可圈可点,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实。
——建设“同心港”服务平台,筑牢非公党建“主阵地”。投资3000余万元,率先打造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服务指导中心——二道区“同心港”,科学设置12个功能区和21个党建服务项目,建立210多人专兼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了集党组织孵化、党建工作指导、党员发展管理、党性教育培训等“多位一体”的党建“绿色通道”,并在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挂牌成立“长春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基地”。截至目前,成功孵化非公党组织28个,发展党员149名,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7场次270余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吉林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同心港”创新实践给予了报道和宣传。
——实施“五项工程”,建构立体化工作体系。抓住了问题,才能有效施策。针对以上问题,二道区委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工作思路。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作为市场主体,其党建工作必须要发挥好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创新实施了领导干部“引领带动工程”、市场引领“项目助力工程”、志愿服务“同心指导工程”、示范带动“‘双亮’示范工程”、党务人才“能力提升工程”等五项党建重点工程,形成在党建引领下,行政推动和市场助力“两翼”齐飞的工作格局。
——创新特色载体,消除党建“空白点”。载体创新是激活党建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二道区从实际出发,创新“三段十法”孵化机制,制定“两个覆盖”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消除党建“空白点”已经成为当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的硬任务,为此,二道区推行“三段十法”党组织标准化孵化模式,把党组织孵化分为调查摸底、发展组建、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和“联席工作法”“拉网调查法”等十个工作法,通过建立“五大员”队伍,推广党组织“三必走”和党员“四必访”工作机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显著提升,分别达到83.7%和99.2%。
二道区非公党建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四个转变”。实现党建工作从基层自转向多方用力转变,突出系统化、联动性,着力下好齐抓共管、层层落实“一盘棋”;实现基层党建从短板明显向全面过硬转变,通过“一门式”综合服务,组织18家职能部门开展“党建+业务”巡回服务,推动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全面开放,为引领非公党建发展提供了保障;实现基层党建从“治软治散”向“攻坚克难”转变,出台“1+5”系列文件,强化“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着力解决带头人能力不够、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实施农村党员“双富”行动,引导先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培育出牟永刚、卜睿等多个领富带富“堡垒户”,全区93%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实现基层党建从“单打独斗”向开放融合转变,实施非公党建“项目助力工程”,设立300万元公益创投资金,围绕27个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包装党建项目50余个,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深化协商自治,以居民自治形式推动老旧散改造、弃管小区治理。实行“三社联动”服务模式,引进27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服务群众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