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打好“三张牌”——前郭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吉林日报11月27日讯(记者 孙翠翠 实习生 王伟):坐落于松原市的前郭县,是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前郭县立足地域特点和优势,逐渐找到发展方向,打出民族、绿色、旅游“三张牌”,推进县域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千里条田”上两代人的婚礼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前郭国营红光农场职工谢金良的儿子刚刚结婚。婚礼就是在美丽的“千里条田”旁举办的。送亲的小骄车排成队,车头和倒车镜上“扎”着玫瑰,新娘、新郎穿着最时髦的礼服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30年前,谢金良的婚礼也是在这块“千里条田”旁举办的。老谢说,那个时候,家里穷,哪有什么宴请,连结婚用的床单,都是一个快被洗破的单人床单。
改革开放后,农场把土地承包给职工。职工干劲儿足了,一个接一个的惠农政策更是让他们很快过上了好日子。今年儿子结婚,老谢一出手,就给儿子拿了20万元。
富起来的,不仅仅是老谢。近几年,前郭县打出“绿色”牌,重点推进订单农业,以发展高端农业、实现精准订单为方向,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全力布局王府站镇至查干湖绿色产业带,先后建设了前郭灌区红旗农场绿色水稻、前郭灌区红光农场绿色水稻等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了前郭大米品质。目前,前郭灌区已发展成东北四大灌区之一,前郭县也被确定为“全国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18年,该县共确定“绿色品牌”推进项目6大类57个,项目总额为17.09亿元,为全县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从干涸到4A级景区的查干湖之变
在查干湖上,一支捕鱼队正在收网。“这一网至少有30万斤”,渔场职工张喜民和队友们一同跳下水,徒手将一条条大鱼扔进船里。张喜民说,现在渔场职工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基本上人人住楼、开轿车。而这红火的日子,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得益于政府对查干湖的保护。
据了解,1962年以前查干湖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但在1962年到1976年的14年里,查干湖曾因为霍林河入湖水量减少乃至断流,使查干湖水面急遽缩小。“那段时间,湖里没有鱼了,我们渔场职工只能靠熬碱卖,换点生活费,很多人根本吃不饱饭。”张喜民说。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有了改善,也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查干湖生态环境渐渐恢复。2002年,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2006年,查干湖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前郭县牢固树立“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的战略思维,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查干湖旅游为重点,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全力抓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了全县旅游业提档升级。
环境好了,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就业机会更多了,人们的收入自然也跟着翻了番。
额鲁特乌银的服装店
11月的阳光,透过柜窗,斜射进一家名为“乌银”的服装店内。老板额鲁特乌银就坐在阳光下,用细针挑起大大小小的珠子,又将它们次第缝在蒙古袍子上。
“蒙古人最向往的地方是草原,最能表达心声的乐器是马头琴,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服饰就是这蒙古袍。”乌银边穿针引线,边和老顾客聊天。每到重大节日之前,乌银的生意就会更好。
“乌银”服装工作室仅仅是前郭县发展民族文化的小小“一隅”。近几年,前郭县抓住地域特点,借力民族优势发展经济,投入2400万元重点打造了民族文化(非遗)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扶植特色民族文化创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民族餐饮、非遗传承、生活配套、文化旅游精品、形象展示5个展区已正式签约相关企业126户。2018年,前郭县共确立“民族牌”项目25个,投资总额达4.38亿元。
民族、绿色、旅游,前郭县找准了“三张牌”,打好了“三张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记者手记:
民族!绿色!旅游!前郭县找准了“三张牌”,并举全县之力,打好这“三张牌”。中国马头琴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吉林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无论是“千里条田”上两代人的婚礼差异,还是由干涸到4A级景区的查干湖之变,以及充满民族特色的额鲁特乌银的服装店,无不从细微之处,见证着前郭县40年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