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妙手丹青绘就光影传奇——记长影美术师们
长影旧址博物馆3楼展出了72幅唯美的长影电影美术气氛图。 苑激刚 摄
1981年,美工置景人员在为电影《杜十娘》布置场景。 (资料图片)
电影《桥》在进行美术布景时的工作照。 (资料图片)
吉林日报11月20日讯(记者 马璐):从《上甘岭》的战场坑道,到《平原游击队》纵横交错的地道,从《五朵金花》中金花阿鹏定情的蝴蝶泉,到《保密局的枪声》中灯红酒绿的上海南京路……这些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电影情节发展、演员表演提供背景支撑的场景,都是由长影美术师们精巧构思、精雕细琢而成的。
日前,长影从历代电影美术师设计、绘制的大量手稿作品中,精选出72幅电影美术气氛图,在长影旧址博物馆3楼展厅进行集中展出。这些水粉画手稿,选自刘学尧、徐渭、卢淦、汪滔、王兴文、王桂枝、王崇、董萍、童景文、史维钧、孙世祥、李俊杰、高廷伦等13位长影电影美术师的心血之作,涵盖了《刘胡兰》《平原游击队》《上甘岭》《英雄儿女》《党的女儿》《芦笙恋歌》《红孩子》《人到中年》等29部脍炙人口的长影电影。其中绝大部分影片美术气氛图都是首次公开亮相,仿佛将游客再次带回到影片那些熟悉的场景之中。
云描细笔,光影之美从这里定义
所谓电影美术,是指一部影片在银幕上所能用视觉看到的一切。在电影创作过程中,美术师的设计任务不是单一的布景设计,而是包括环境、人物、镜头画面造型设计,以及一系列工艺、技术制作在内的双重性的艺术与技术总体造型设计。美术师绘制的美术气氛图,则是指导美术、置景、摄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可以说,美术创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影片的艺术水准。
1946年,根据创作生产需要,东影(长影前身)成立了美工科,1962年改称美工间。美工科成立初期,曾为东影组织演出的话剧进行舞台美术设计。1949年,在拍摄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期间,刘学尧将“缩尺”和“透视”技术运用到电影拍摄中,在摄影棚内顺利完成了“部队过江”和“桥上作业”两场重头戏,开新中国电影美术设计之先河。
进入上世纪50年代后,长影在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工业题材、儿童题材等影片题材方面不断开阔。当时,无论是大戏小戏,美术设计师们都要去实地体验生活。他们与导演、演员、摄影等部门密切配合,将自己的经验、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对影片的整体造型中,通过自己的辛勤探索和刻苦实践,在创作生产中得到锻炼成长,在艺术上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对长影后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美术师,刘学尧在长影期间共为40多部影视剧担任美术设计。1955年的《神秘的旅伴》,是他在艺术创作上走向成熟的标志。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云南边境地区,实际取景地却是长白山地区的四道沟。刘学尧精心种植了芭蕉、棕榈、椰子、竹子等植物,用在外景地突出环境特有风貌,逼真地再现了云南边境地区的密林小林。后来,刘学尧又在丹东和长春设计加工了《上甘岭》中的战场外景,获得了与在朝鲜前线拍摄相同的艺术效果。质朴、自然、环境特色鲜明、真实感强,是刘学尧的美术设计的特点和风格。
曾先后担任《白毛女》《五朵金花》《甲午风云》等影片美术设计的美术师卢淦,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所设计的人物造型、服装、道具,都是从生活原始依据进行提炼概括。卢淦对工作精益求精,无论是布景气氛图还是制作图他都绘制得十分精细,一丝不苟,一张草图最多曾八易其稿。
《董存瑞》《英雄儿女》等影片的美术设计师徐渭,曾有着部队生活的经历,熟悉战争环境。他的美术设计具有朴素、庄重、结构严谨、真实性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影片中对于战斗环境、战争气氛的渲染很逼真,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在拍摄《平原游击队》时,由于实景中的地道无法拍摄,美术师王桂枝提出搭置场地外景的方案。经过合理设计、巧妙安排,采用土坯为原料,在长影院内搭置了“李庄”一堂景,使影片中的250多个镜头,包括地道战、巷战、爆炸等场面,全在这堂景中解决了,缩短生产周期近3个月。此次展出的《平原游击队》素描手稿,展现出美术师简练、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电影《刘三姐》展现了广西桂林、阳朔的优美风光,被誉为“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当时,导演苏里对美术师童景文作出要求:希望多学中国国画的传统,采用泼墨传神的画法来渲染意境。后来,《刘三姐》荣获了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奖。
匠心传世,把光影之美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后,长影进入创作繁荣、佳作迭出的发展时期。近日,曾为《人到中年》担任美术设计的高廷伦跟游客们一同走进展厅,在《人到中年》的几张美术气氛图前驻足回忆说,导演对影片的美术风格是要真实不要粉饰、要厚重不要轻飘。他除了要熟读影片的分镜头剧本,还要归纳出影片所需的各个内景、外景的数量和种类。片中的医院手术室、女主角陆文婷的家都是在长影摄影棚搭的内景,与在北京拍摄的积水潭医院、四合院实景达到了很好的衔接。最后,他和同事们利用十余天时间赶制了百余张气氛图,而正是在高廷伦的这些水粉画手稿基础上,影片《人到中年》的美术、置景、摄像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此外,高廷伦还分享了他参与创作《男妇女主任》等多部长影电影作品时的情景,“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美术方面的创作可以在电脑上进行,但回想起那时一笔一划地慢慢描绘图纸的旧时光,还是非常感慨和怀念,希望年轻的美术师们依然能秉持初心,把我国的电影美术事业发扬光大。”
曾为《谭嗣同》《末代皇后》《杨贵妃》《唐明皇》等多部古装影视剧担任美术设计的美术师靳喜武,还为中国影视事业和产业发展设计并留存了多个富有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景区,如央视无锡太湖影视城唐城景区、央视涿州影视基地唐城景区、河南焦作东周城等。
“经常有人问,电影美术是干什么的?我说你看电影也好、看舞台戏也好,实际上主要看两个部门:一个是演员表演,塑造人物;另一个就是看美术,包括人物造型、环境、布景等等。”《祖国的花朵》《达吉和她的父亲》美术师李俊杰这样概括自己的工作。
2013年9月28日,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将终身成就奖荣誉颁发给年过九旬的刘学尧。老人在感言中将一切成绩轻描淡写,“从年轻的时代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我要感谢家人的支援,更感谢摄制组的各个创作人员和工人们的努力、奋斗。到现在,得到今天的光辉成绩,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