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项目走得远 乡村发展快——通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吉林日报11月8日讯(记者 曾庆伟):在通化县行走,处处可见通过“结合”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振兴的生动实践。
与资源结合,让水源地披绿装
这里是哈泥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是通化市和通化县唯一水源地,自从有了蓝莓生态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崭新的发展思路,使通化县实现抢先发展。
2002年,通化禾韵现代农业公司实施产业转型。“那会儿,公司放弃了破坏植被的西洋参,改种蓝莓。”能有多大好处,公司分队队长郞庆军心里也没谱。公司改种在美国等国家销售特别好、价值很可观的蓝莓,项目选在温度、水土都比较适合的光华镇,但这种项目在当时的东北地区还没有先例。
2003年蓝莓定植的头一年,48亩地仅有8亩左右的苗木存活。困难的时候,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经过几年探索,到2016年公司建设了蓝莓深加工生产线,实现成功转型。郞庆军也因此被提拔为分场场长。
现在,5000余苗的蓝莓基地占光华镇7个村90%的土地,这些蓝莓可以生长35至100年,蓝莓的经济效益比玉米大豆高2到3倍。光华村11组村民孙桂琴,以前靠种地和到参地打工为生,10多亩地收入每年不到2万元,现在仅流转费就有5万元,还有平均每天140元的打工收入。
“一号工程”让小南沟屯“脱胎换骨”
站在阳光里的57岁村民赵桂海,因为夏秋都在赤柏松村的康养谷旅游度假村滑草项目区工作,晒得皮肤黝黑。
赵桂海3年前开始养鸡,300只鸡圈在承包山上,另外还种了8公顷山胡萝卜,牛棚里还有6头牛,这些都是他准备的绿色食材,目标人群就是每天200多名滑草的游客。赵桂海说:“家里有临街房,女儿在非洲当厨师,只要她一回来,就有现成的赚钱机会。”
像赵桂海这样的本地户,选择留在村里与企业一同发展,是从2015年花海项目落户小南沟屯开始的。近年来,通化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推进,让好环境迎来了好项目。
花海项目落户小南沟屯,让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村民赵振荣的同学来旅游,特地来到她家,感叹她住的地方和花园一样。目前全村已有20多户在外发展的村民,回到村里就业。
一个故事成就一个产业
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地下秘密交通员刘义留下了最后嘱托:“日子好了别忘了抗联,他们太苦了”。为了这份嘱托,刘义的孙子刘福、外孙女王凤英毅然回乡,到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中军召开河里会议的兴林镇创业发展。刘福建起了弘扬抗联精神展览馆,王凤英把承包的山林用于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餐饮业拉动了村里农特产品消费,也带动了哈泥河滨水休憩区的打造。刘福介绍,通过景点免费游,带动了餐饮业收益,再把收益投入到项目建设上,实现了良性发展。
从提供简单的吃住发展到500多人的餐饮及住宿,兴林镇曲柳川村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兴林镇政府从去年起,投资196万元到红色教育当中来,在入镇口曲柳川村公路沿线建立英雄林公园和抗日英雄纪念碑。镇人大主席丁崇智介绍,兴建拓展红色旅游项目,可带动当地服务业和民宿产业,现在正谋划田园综合体项目,包括林业游玩、农业采摘观光于一体的项目,还要打造一条集餐饮、购物、美食于一体的一条街。
利用资源,挖掘文化,打造产业,通化县有了清新的山、干净的水和美丽的景。这里,乡村振兴的足音铿锵有力。
记者手记:
打造优良环境,接住发展项目;谋深虑远,让项目走得远。通化县将产业发展与资源、文化、项目相结合,探索出乡村振兴的独特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