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啥是幽门螺旋杆菌? 询问27人仅4人知道 它是引发胃癌的“潜伏者”
长春晚报10月18日讯(记者 于慧):胃癌是消化道肿瘤中最为常见一种,但它也因为“早”能实现可防可治。为提高早期胃癌防治水平,扩大早期胃癌防治的影响力,17日9时,长春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举办了“防治胃癌,从筛查开始”的大型胃癌防治义诊宣教活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病因 在义诊现场,记者调查了27名义诊市民,仅有4人举手表示知道幽门螺旋杆菌。长春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温晓晔提醒,胃癌在中国癌症死亡最常见原因中位居第二位,但由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却容易被忽视。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可导致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终发生胃癌。数据表明,一级预防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二级预防利用内镜筛查和随访的联合策略,能预防或限制胃癌发生的进程。 记者了解到,胃癌已被认为是一种感染所致的疾病。其中,幽门螺旋杆菌就是其重要的病因。如果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是阳性,且合并有慢性胃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将来患上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清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也可以使胃癌发生风险减低39%,但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家对幽门螺旋杆菌认识低。
用药物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可以根除 记者了解到,一旦查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规范治疗很重要,接受规范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能根除,但由于幽门螺旋杆菌会复发,如果第一次发现没有规范治疗,再次复发后容易产生耐药,给治疗增加难度。 虽然随着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的上升,根除难度在不断增加,但到目前为止,幽门螺旋杆菌仍可用药物进行有效根除。目前主要推荐四联疗法,可以分成铋剂四联疗法(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菌药物)和非铋剂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3种抗菌药物)根除率很高。
控制病菌感染 饮食卫生要重视 采访中,长春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温晓晔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唾液传播,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除检测和治疗外,预防也不容忽视。因此,外出就餐的时候,她也提倡大家使用公共筷子夹菜。同时,个人也要注意卫生,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清淡饮食。 其次,有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对于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胃病的患者,更要积极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特别是有胃溃疡患者,因为它与胃癌有明确相关,会加大患癌风险,因此长期、严重的慢性胃炎患者,如果出现萎缩性改变、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必须严密观察。
抽血也能确诊胃癌 采访中,记者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内镜科看到,很多前来就诊的患者为了查明自己胃部不适的原因,胃镜检查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可面对胃镜检查,从年老患者到年轻患者,大家还没做检查,脸上的表情就已经痛苦不堪。“放轻松些,现在的胃镜检查进步了,不再那么痛苦,让你们无痛就能进行检查。”温晓晔介绍,现在的胃镜检查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通过底部镜子一样的探头,医生能直视胃部,将胃看得一清二楚,不放过一点细微变化。虽然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可能跟我们手上长了一个小斑块一样,只是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也能被清楚看到。 另外,抽血检查也能对胃癌进行初步筛查。记者了解到,抽血即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对胃癌风险进行初步筛查,如果抽血结果属于中高风险人群,就需要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目前,抽血检查的指标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另外,还可以通过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只要空腹吃一粒胶囊,通过患者吹出的二氧化碳,在10至20分钟就能利用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出结果。”温晓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