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在稻田间收割早稻。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新华社长春9月24日讯(记者 陈思武 段续):蔡雪没想到,4年前自己还穿梭在上海写字楼里,用英语和全球客商谈生意,如今却早已习惯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和盘算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远方。她的“领地”,是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187公顷优质水稻。
在距蔡家约170公里远的永吉县万昌镇,张楠楠也经历了相似的人生轨迹:4年前她还在长春做咖啡冲调师,如今则开着越野车直奔地里,并成为村里唯一一名既能飞又能教植保无人机的“飞行教练”。她的“领空”,是自家农场的285公顷稻田。
40年前,中国通过农村改革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如今正大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像蔡雪和张楠楠一样的年轻人由城市到乡村创新创业,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吉林省吉林市万昌镇,农民在张楠楠的家庭农场稻田间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蔡雪和张楠楠同属“90后”,同一年返乡,都称自己是“新农人”。
这种抉择,一开始并不容易。
大学刚毕业,蔡雪觉得不去“北上广”就是没出息,于是南下上海一家外贸企业,拿着七八千元月薪,在国际化都市生活,一切都让她很新鲜。
她笑称,自己返乡,是被父亲“套路了”。“那时妈妈身体不好,爸爸建议我回来做大米,说家里需要我。”蔡雪说,“回忆着稻香,就这么踏上了回乡路。”
拼板照片,左:蔡雪手捧着刚收割的早稻;右:张楠楠行走在稻田间。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然而,刚回来,乡村晚上的宁静让她很不适应:在上海,下班后可以和朋友一起去酒吧小聚,而在村里,晚饭后村道上就很难见到人。
张楠楠刚开始也同样心里打鼓:念大学不就是为了出去打拼?空有一身抱负却只能回村?
最终,彼此不认识的两人又不约而同决定:踏实干下去,自会有答案。两人的家乡同处黑土地“黄金水稻带”,家里都是当地种粮大户。
她们返乡要延续的,并不是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而是要实践更多新想法:种植面积扩大,生产技术需与时俱进;稻米品质优良,要打造响亮品牌;农业已不仅是种地,要发展就得全方位谋划……
在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松江村,游人行走在稻田间的玻璃栈道上。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我坚信能用自己的知识做更多事。”张楠楠说。
但施展抱负并非一帆风顺。“真干起来,苦累自不必说,种地的学问够学一辈子。”张楠楠说。
比如,秋收就是一场战役。今天收哪块地?几台收割机作业?雇多少工人?……无数的事情需要处理,张楠楠感觉自己每天都在飞奔。
把时间线拉长到一整年,育苗、插秧、施肥、除草……农时衔接必须严丝合缝,如果每个环节都往前抢,自家水稻就能抢先收获上市,卖个好价钱。
干旱、多雨、大风等灾害最令人发愁。张楠楠说,应对自然灾害是扎根农业的必修课,需要“大心脏”。
“我不能只关心产量,更要关心质量,还要打造品牌。”蔡雪说,为了推广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蔡雪和父亲发动50户村民成立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她担任理事长,负责打造品牌和对外销售。合作社统一采购、种植、销售,平均每人能增收1万多元。
在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蔡雪成立的水稻合作社所耕种的稻田一片金黄。新华社记者许畅 摄
在合作社车间里,工人正抓紧将用紫薯和玉米制成的紫色、黄色的大米与优质小町稻米混合封装。“这想法是我琢磨出来的。”蔡雪说,她的“三莲”牌优质大米,契合粗细粮搭配的饮食风尚,越来越受欢迎。
而在稻田里,合作社分块测试种植的193种水稻品种成熟在望,中间铺上木栈道、玻璃栈道,成为当地的“网红”地标,吸引了不少游客。
太阳能生物除虫灯、有机肥料施放、鸭蟹稻混合养殖……有机稻田里新设备布放有序。虽然还没开始收割,蔡雪已早早计划来年从193种水稻中优选出最适宜的推广种植,还打算在河边建几个观光大棚,吸引城里人到乡村旅游。
张楠和父亲经营的家庭农场秋收时间更早。“科技就是农业的未来,机械化种‘大田’,轻松快乐。”她说,以前给稻田做植保是重体力活,数十人背着喷罐下地,285公顷稻田要十几天才能完成。现在呢?三五个飞手在田埂边支起遮阳伞、摆好小桌、冲杯咖啡,七八架无人机闪转腾挪,三天就能搞定。
“在城里,我干的只是一项工作,而在农村,我却在做一番事业。”蔡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