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吉林市:创新“携手扶贫” 力促长效增收
桦甸市公吉乡石岭村扶贫木耳基地。温月摄
蛟河市“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实现增收。温月摄
昌邑区前卫村的扶贫产业大棚。温月摄
吉林日报9月14日讯(记者李婷 温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农村农业喜迎丰收的同时,吉林市创新提出的“携手扶贫”模式也迎来了收获季。
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吉林市积极谋划,大力发展产业项目,根据“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方式,在全市109个省级贫困村,因地制宜,谋产业、上项目。截至目前已有4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从实际情况看,全市仅剩30%的贫困人口未达到脱贫标准。其占比虽然不高,但考虑到本地贫困户的特殊性:有80%是因病、因残致贫——脱贫难度更大。
在此背景下,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中央、省扶贫工作要求,以习总书记提出的“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总目标,将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作为新起点,面向贫困村和插花村创新“携手扶贫”模式,为贫困户兜底儿脱贫。
“携手”三模式 农户喜增收
吉林市通过“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村”“富裕村+金融+贫困村”“公司+金融+贫困户”三种模式,引导富裕村帮带贫困村,引导龙头企业帮带贫困村,引导公司和企业参与帮扶贫困户,通过合作发展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互利共赢。切实为2019年底全市贫困村基本实现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提供保障。
近期,记者随吉林市扶贫办深入村屯,展开为期近一个月的扶贫大走访,搜罗来吉林市在创新模式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龙头企业+金融+贫困村”模式。贫困村以扶贫资金帮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拓展产业,建立基地,带动农户增收。德生牧业在省级贫困村舒兰市亮甲山乡东孤村建设的年出栏120万只肉鸡项目,目前已经出栏3批,第4批鸡雏马上运抵育肥。从今年开始的3年时间,他们依次按照扶贫资金的7%、9%、11%给乡镇合作社分红,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截至目前,德生牧业、三兴牧业和龙湾牧业三家龙头企业,在舒兰市天德乡、溪河镇、开元镇等9个乡镇上了9个肉鸡、肉牛、黄牛养殖项目,共带动贫困村和插花村2400余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富裕村+金融+贫困村”模式。富裕村自愿与贫困村结对帮带,传导经验,建设项目。近日,磐石市石嘴镇永丰村,稻花香眼看进入收割季。村书记刘志刚算了一笔账:过去村民自己卖大米,每斤也就两三块钱,今年冠上棋盘村“满祖乌拉”品牌,少说也能卖到六七块,增收不在话下。去年富裕村龙潭区棋盘村携手省级重点贫困村永丰村开展精准扶贫,九台农商行提供金融支持,三方当即联手跨域协作,在永丰村上了水稻种植、大豆种植加工等扶贫产业项目。棋盘村党委书记冯利伟说,“脱贫靠攻坚能够实现,合作共赢才能长远发展。”棋盘村通过“三整合”+“一创新”的模式,整合永丰村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源,以“棋盘村+贫困村+金融”的方式成立公司,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管理模式,给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实行长效脱贫致富机制。
“公司+金融+贫困户”模式。企业、公司参与帮扶贫困户,带动增收。市大军元牧业在大口钦镇桦树村建设年出栏2000头肉牛的养殖项目,带动附近4个插花村、25个贫困户增收。他们利用扶贫基金贷款,在桦树村买牛、建牛舍,每年户均分红3000元以上。“大军元是我们区培育的跨区域扶贫典范。”龙潭区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军元已经将其在龙潭区的模式不断复制到桦甸、磐石和舒兰等地,带动贫困户增收。眼下桦甸市公吉乡大肚川村的牛舍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近日200余牛犊就能育肥了。
截至目前,吉林市已有5个龙头企业加入吉林省金融商会扶贫联盟。1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与14个贫困村携手结对,有14个富裕村与贫困村结对。据初步估算,两个月来,已有8个项目开始建设,预计新投入资金1.75亿元,新带动贫困人口2200人。
扶志(智)相结合 “输血”变“造血”
贫困户想要长效增收,彻底实现化“输血”为“造血”,转变贫困户的固有思维尤为关键。
今年6月,吉林市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开展“携手扶贫”活动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王庭凯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增强贫困对象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和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在吉林市看来,这一提议绝非口号。他们以“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树立典型等活动,引导农村的干部和青年学知识、强本领,激发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意愿,从根儿上治好“穷病”。
蛟河市的扶贫车间目前已经在全市发展到了5个,今年还要继续扩大。他们与当地专门从事木雕工艺品生产的泳江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将工厂“搬到”村镇,免费教贫困户木雕手艺。公司定期回收成品,每件成品回收价在1元以上。七道河村的寇明顺双腿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他在家里雕刻,上个月拿到了1300多元工资。该市还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鼓励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已先后表彰了百余名“扶志”脱贫典型。
“我们村儿,从来不养懒人。”这是丰满区前二道乡铁西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天明经常说的一句话。在他们村,除非瘫痪在床的特殊群体,其他人都被号召行动起来,到村上产业基地打工,再不济也要走上村路,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洁工作。7月,金丰村的庆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了铁西村扶贫产业基地,培育了36棵车厘子树。在村里的介绍下,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的贫困户赵岚来基地管理仓库,活儿挺轻巧,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每个月能赚1000元。
省级贫困村龙潭区夹信子村,眼下已经铺上了沥青路面、修筑了边沟、栽种了花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以加强党建为引领,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到“智志双扶”。他们对村里200多名有劳动力无技能的在家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最美社区”评选。贫困户杨春祥腿脚不便,不仅被动员到村里木耳基地打工,还在包保部门的帮扶下,养牛发展起庭院经济,去年仅卖牛就赚了1.3万余元。因其友爱乡里、庭院整洁等被评为夹信子村2017年度“十星级文明户”。
脱贫攻坚需要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吉林市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作为指导全市“三年行动”和“携手扶贫”的总纲领。开展了“远学四川,近学镇莱”活动,增强各级扶贫干部脱贫攻坚的本领。按照省、市制定的方案,认真落实“四个理清”工作机制,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强化工作指导、强化责任担当、强化监督考核、强化宣传引导。
坚持实施“健康扶贫年”“教育扶贫年”等系列行动、落实“雨露计划”,给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补助;由政府投入606万元为贫困户办理脱贫保险。目前,全市参保人数53477人,已基本达到贫困人口全覆盖。同时继续推进“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捆绑帮扶”“百村振兴”和“光彩行动”等携手帮扶模式。让贫困户的生活越来越好。
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大幕已经开启。三年看头年,作为行动的总攻期,吉林市要以开展“携手扶贫”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实干担当,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