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公安部推出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8项措施于7月31日之前在长春、吉林两地率先实施,其它地区将在9月1日前实施
中国吉林网7月30日讯(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7月30日,吉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在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召开了交管“放管服”改革20项措施新闻发布会,交警总队相关负责同志对即将在我省开展的此项工作时间、内容进行说明和详细解读。
在改革窗口服务方面推出4项,实现“一次办、马上办”。申请材料四个减免。身份证明免予复印,申请表格免手填写,车辆识别代号免费拓印,相关部门证明凭证实现联网的逐步免予提交。18类业务一证即办。对补换领驾驶证等车驾管业务凭本人身份证明一证即办。普通业务一窗通办。整合车驾管业务窗口,推行缴费电子支付,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个性服务自助快办。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终端,提供补换领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交通违法处理等多种自助服务,减少窗口排队等候。
在“互联网 交管服务”方面推出4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交管服务网上办理。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实行驾驶人考试预约、机动车选号、补换领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等交管业务网上办理。政务信息网上互通。简化互联网平台面签程序,推进与可信身份认证平台对接,实现身份信息“一次采集、多点可用”,提升网上服务体验感和便捷度。安全教育网上学习。试点驾驶人审验教育网上申请、网上认证、网上学习。交通事故网上处理。推进与法院、保险机构的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实现车损事故网上定损、理赔。
在延伸下放业务方面推出8项,实现“就近办、便捷办”。社会服务网点代办。由汽车销售商、二手车市场、保险等单位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登记等车驾管业务,提供购车、选号、投保、缴税等“一站式”服务。邮政服务网点代办。由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代办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申领免检标志、自助处理交通违法等业务。延伸农村交管服务。利用乡镇政务服务网点等办事窗口,代办摩托车登记、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建立“警保联动”机制,快速处置财产损失事故。实行车辆全国“通检”。全面推行小型汽车、货车和中型客车跨省异地检验,更好方便群众出行,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推进车检程序优化。推行网上预约检验,网上申领免检标志。便利车辆异地转籍。试点非营运小型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减少群众两地间往返。便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省内居民持身份证全省范围内直接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
在加强监督管理方面推出4项,保证“依法办、规范办”。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本着“业务延伸下放到哪里,监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加强智慧监管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确保放而不乱,保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7月底前,资料减免、一证即办、自助快办等8项便民服务类措施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和计划单列市等36个大城市率先落实,9月1日起,20项措施全面启动推行。此外,此次改革措施有的还涉及到和其他部门职能、业务的衔接,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同,确保落实到位,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据悉,这次交管“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就是推进落实交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要求,切实提升交管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缩短群众办业务等候时间,减轻群众负担,打造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管理服务体系,具体体现在:
提交的资料减少了。原来群众到车管所办理业务,需要携带很多纸质凭证,这次改革,通过采取联网审核、系统核查、免填表、免复印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纸质证明资料,实现了18类业务持本人身份证即可办理,实现“一证通办”。
办理的时间缩短了。原来群众办业务,要先后到受理窗口、核查窗口、缴费窗口、牌证窗口,多次排队,业务流程繁琐。这次改革,现在通过以去繁就简优化服务,实现简单业务一窗通办,受理、审核、缴费一窗办结,群众“只到一个大厅、只叫一个号”,就能实现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一站式服务。
群众的负担减轻了。原来群众办理业务,需提自己花钱复印相关资料,需要花钱拓印车架号,这次改革,车管所通过实施免复印、免拓印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网上的功能强大了。在原有25项交管业务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办理后,又增加了“网上申领车辆免检标志”项目,简化了“互联网用户面签”手续,完善了“交管12123”手机APP功能,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网络化的服务平台。
服务的渠道增多了。在全面建设车管所、分所,服务站等服务网点的同时,我们又建立“警邮”合作的模式,通过邮政部门设立的交管服务代办点,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群众可以办理4大类17项交管业务,截至7月31日已在长春、吉林、四平、延边开办代办点,年底前全省将建立遍布城乡的200个邮政代办点。
跨省的检验实现了。自9月1日起,除大型客车、校车、危化品货物运输车外,申请人可以在机动车登记地以外的省市进行检验了,不需要办理委托手续,真正的实现了全国通检、通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
驾驶证的申领便利了。自9月1日起,省内异地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人可凭身份证直接申请,无需提供居住证或暂住凭证。外省人员在我省工作的,在办理居住地居住证明后,也可以直接在全省范围内申领小型车型的驾驶证。
需要提醒的是,这次交管改革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时间性。此次20项改革措施在各地执行的时间不一样的,其中8项措施(即1.申请材料四个减免,2.简单业务一证即办,3.普通业务一窗通办,4.个性服务自助快办,5.拓展网上服务覆盖面,6.健全社会服务网络,7.延伸农村交管服务,8.推进车检程序优化),于7月31日之前在长春、吉林两地率先实施,其它地区将在9月1日前实施。推行跨省异地检验和便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是在9月1日起实施。群众要把握好时间节点。
二是层次性。市车管所、县车管所、服务站等网点因设备、办公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20项措施的要求也不一致。比如市车管所、分所要求必须配备自助区域,配备自助办理、自助选号设备,建设机动车查验通道等,县所、服务站等网点则要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完善,逐步推进。
三是包容性。电子缴费、缴费二维码、自助服务等相关电子功能,因为网络传输等问题可能会出现信息延迟、系统故障等问题。如果出现此情况,请群众们办理业务时要耐心等待,并积极地对交警的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明细
1、申请材料四个减免。办理交管业务时,申请人身份证明免予复印,申请表格免手填写,车辆识别代号免费拓印,车辆购置税、交强险、体检证明等相关部门证明凭证实现联网后逐步免予提交。
2、18类业务一证即办。补换领、审验驾驶证等18类车驾管业务,申请人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明一证即办。
3、普通业务一窗通办。整合优化车驾管业务办理流程,推行网银、微信、支付宝等缴费支付电子化,实现业务受理、资料审核、缴纳费用、牌证发放“一次排队、一次办结”。
4、个性服务自助快办。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终端,群众可自助办理补换领驾驶证、机动车选号、信息变更、交通违法处理等业务。
5、交管服务网上办理。完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供网上补证换证、预约选号、事故处理等交管服务。
6、政务信息网上互通。积极推进交管服务平台与其他政务平台互联互通,群众在其他政务平台也可以办理交管业务,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
7、安全教育网上学习。试点推行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方便驾驶人审验教育和满分教育网上申请、网上认证、网上学习。
8、交通事故网上处理。推进与法院、保险机构的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实现车损事故网上定损、理赔。
9、社会服务网点代办。推行登记服务站代办,由汽车销售商、二手车市场、保险等单位代办新车注册登记、二手车转移登记等车驾管业务,提供购车、选号、投保、缴税等“一站式”服务。
10、邮政服务网点代办。建立警邮合作平台,由邮政网点代办补换领驾驶证/行驶证、申领免检标志、自助处理交通违法等业务,实现就近受理、后台制证、邮寄送达。
11、延伸农村交管服务。向县级下放小型汽车登记和驾驶人考试等车驾管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办理进口车注册登记;推行乡镇政务服务网点代办摩托车登记、补换领驾驶证等业务。
12、推进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推行“警保联动”,推动保险公司理赔员与交警、辅警共同上路巡查,快速处置财产损失交通事故。推行在农村建立交通事故协理员队伍,协助事故快处快赔。
13、实行车辆全国“通检”。2018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小型汽车、货车和中型客车跨省异地检验,申请人可以直接在机动车登记地以外省份直接检验,申领检验合格标志,无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
14、推进车检程序优化。对6年内免检车辆,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验证交强险后,直接申领免检标志。推动检验机构开通网上预约车检服务,方便群众“随到随检”。
15、便利车辆异地转籍。试点推行非营运小微型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对异地转籍车辆,申请人不再需要到迁出地车管所提取纸质档案、查验车辆,减少群众两地间往返。
16、便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异地申领条件,2018年9月1日起,本省(区)申请人可凭居民身份证直接申请;跨省(区)异地申请人在办理所在省(区)任一地市居住证后,也可直接在全省范围内申领。
17、健全监督制度机制。完善监管制度,畅通社会群众咨询、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常态化、智能化、社会化的监管体系。
18、加强智慧监管建设。创新大数据、信息化科技监管手段应用,建设信息化监管中心,实现对交管业务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留痕。
19、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网上网下监督检查,严格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法违规的检验机构、社会化考场等,实施联合惩戒。
20、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加强信息数据系统建设与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防范信息数据应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