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2018-06-07 13:11:28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报道(张琪):6月7日,2018年高考拉开大幕,吉林省高考报名人数为15万余人。6月6日下午,2018年吉林省高考生开始验考场,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来到长春市二实验中学考点了解了考生验考场的过程。

  长春市二实验中学考点设有33个考场,有990名考生;6日14时20分许,因天突降大雨,二实验中学启动突发天气应急预案,提前组织考生进入学校楼内大厅避雨。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交警给特殊考生提供帮助。张琪 摄影

  据悉,2018年长春市高考报名人数44843人,共设置11个考区,46个考点,1157个考场;其中城区设置6个考区,24个考点,611个考场;农安、榆树、德惠、双阳区、九台区设置5个考区,22个考点,546个考场。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在考点等候入场的考生及家长们。张琪 摄影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大雨变成了冰雹,公交车为各位考生家长提供了避雨场所。张琪 摄影

  由于大雨天气,长春市二实验中学考点的考生提前40分钟入场。考生进入考场要经过“四关”检查,“第一关”——考点入门的检查,主要是查验考生的《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否携带齐全,考生须凭上述“两证”进入考点。

  “第二关”——安检门,分为两组,男、女生各一组,每道安检门由两名检查员对学生进行金属探测安检,经检测合格后由安检人员盖章。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考生冒雨进入考场。张琪 摄影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学生通过安检门并盖章。张琪 摄影

  考生通过安检门进入考场前,在教室门口进行“第三关”——禁带物品检查,由一名监考老师手持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禁带物品检查,每个部位的探测次数不少于3次,无问题后方可入场。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监考老师手持金属探测器对考生进行检查。张琪 摄影

  “第四关”——监考老师对考生进行“三对照”,对照《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照片和考生本人相貌是否一致。考生入座后,监考老师向考生讲解考试须知,并指导考生检查考试用具。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第四关”监考老师对考生信息进行核对。张琪 摄影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考生检查考试用具。张琪 摄影

  由于考生的衣服被大雨浇湿了,考场外一家长将干衣服委托工作人员送给进入考场的考生,监考教师例行检查无问题后交到考生手里。

04【吉林】【原创】【CRI看吉林(标题)】【教育科技(图)】【关东黑土(长春)】【移动版(图)】6月7日高考 考生要过“四关”才能进入考场

监考教师对考生衣物进行检测。张琪 摄影

  据长春市二实验中学校长李国荣介绍,2018年长春市二实验中学考点有两名特殊考生,一名是听力障碍考生,一名是左脚脚裸骨折考生,考点启动预案,让两名考生提前入场,由专人陪护走特殊通道,并一直护送到考场内;此外,学校已经做好了充分预案——一级预案3个、二级预案13个、三级预案的45个,如遇雷雨天气则将考生直接引入楼内大厅,等雨停后再进行安检,同时学校还提供两台校车方便考生家长避雨及休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