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吉林省查明油页岩资源1071亿吨 全国第一

2018-03-26 09:20:48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杜伟   |  责编:刘征宇

  原题:唤醒沉睡的宝藏

  ——我省油页岩开发项目的艰辛探索

  吉林日报3月26日讯(记者 栾哲 赵广欣):日前,记者兴致勃勃地驱车直奔百余公里外的扶余市。

  “兴致”缘于什么?缘于“石头”里“榨”油,更缘于对“吉林省将成为最隐秘石油大省”的期许。

  什么石头?油页岩。

  全球油页岩资源丰富,中国油页岩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吉林省目前油页岩查明资源为1071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量的80%以上;按油收率75%换算成油页岩油约44亿吨,相当于目前吉林油田约880年的产量。

  如何唤醒沉睡的宝藏?吉林人一直在艰辛探索。

  2014年7月,中国利用地下原位技术开采的第一桶油页岩油在吉林省扶余市长春岭矿区问世。

  2017年12月,时隔3年,再传捷报——吉林省众诚油页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公司)自主研发的“油页岩原位竖井压裂化学干馏提取页岩油气的方法和工艺”获得第19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吉林人的创新之举打破了中国油页岩开发的瓶颈,一时间,吉林省油页岩产业令人瞩目,“吉林省将成为中国最隐秘石油大省”的说法在网络自媒体中广泛流传。

  那么,吉林省油页岩的原位技术研发到了哪一步?实际开采技术成熟与否?生产出的油页岩油品质如何?记者一探究竟。

  地下300米的精彩——诞生中国第一桶原位转化油页岩油

  进入扶余地界,远远可见机井耸立,那便是众诚油页岩原位试验项目基地——中国油页岩原位裂解技术研发领域的最前沿。

  在高高耸立的2号生产井前,黑色的软管中汩汩流淌出褐色的油体,这就是油页岩油。工作人员取少许油放置在动火工作区,然后持明火凑近,这油便顺利地燃烧起来。随后,这油又被直接灌注到旁边的拖拉机油箱,稍顷,拖拉机“突突突”地发动起来。

  这“石头”里“榨”出来的油还真顶用,记者们啧啧赞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验分析显示,采用我们的技术产出的油页岩油品质好、比重较轻,各项数据均达到标准。”众诚油页岩开发项目副总指挥宋抒哲说,“而且你们看不到的地下300米,比地面更精彩。”

  原来,传统的油页岩开采方式主要采用地面干馏工艺,即像采煤一样,把油页岩挖到地面后,再经过低温干馏,制取油页岩油或燃烧发电。这种工艺虽然较为成熟,但缺点却不容忽视。

  “地面干馏工艺提取油页岩油会产生90%的废渣。废渣堆放占地较多,污染环境。同时产生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难度也很大。”宋抒哲说。

  另外,中深层油页岩资源(埋深300米至1000米)约占我国全部油页岩资源的75%,显然,地面干馏工艺提取油页岩油不但对环境破坏严重,还无法充分开采我国的油页岩资源。

  而地下原位开采模式不需要采矿,直接在地下加热裂解,提取油页岩油气,利用油井产出。此模式一是减少了挖掘、破碎和运输环节,二是地面配套设施少,三是对环境影响小,四是可开采较深层油页岩,五是得到的油页岩油品质好。

  基地的一个角落筑有一块黄色的基石,上面摆放着一罐戴有红花的黑色大瓶,上面写有“第一桶油页岩油样品”。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显示,这是我国第一桶原位转化的油页岩油。

  2016年,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组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为组长、包括7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5人专家组,专赴吉林省进行油页岩勘探开发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众诚公司的“地下原位裂解开采技术”是中国油页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宋抒哲所言的“地下300米的精彩”,用“第一”和“里程碑”这样的词汇来注解,但其背后,却是众诚连锁整体企业集团(简称众诚集团)9年来的执著和坚守。

  9年执著与坚守——寻找打开地下宝藏的“金钥匙”

  9年的故事,要从12年前说起。

  2005年,对地下原位开采技术研究了30多年的荷兰壳牌公司应邀来到吉林省,对油页岩进行勘探试采。此后两年多,2亿多元人民币投进去,20多口钻井建起来,但壳牌公司最终于2008年选择了“退出”。退出的理由是:这里的油页岩属于“贫矿”,用其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商业开发。

  也就在2008年,一场“油荒”席卷了我国成品油市场。多数加油站限量加油,很多民营加油站“挂枪”关门。当时拥有30多个连锁加油站的众诚集团,将目标盯在了“油页岩开发利用”上。

  世界级专家都玩不转,一个民营企业怎么敢面对这样的挑战?

  “实现企业发展的百年梦想,必须解决石油资源这一瓶颈问题。况且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现状,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石油安全是我国能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的关键。”众诚集团决策者如是认为。国家能源安全与企业自身发展兼顾,他们主动请缨,接过了壳牌公司抛弃的“烫手山芋”,而且从一开始就瞄上了“原位开采”这一高端技术。

  “他们说咱们是‘贫矿’,我们就是要突破技术瓶颈,研究适合‘贫矿’特点的地下原位开采技术。”众诚油页岩开发项目总指挥赵金岷表示。

  不过,铺在众诚研发人员面前的是一张白纸。由于国内外原位开采技术没有商业化的先例,他们根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白纸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赵金岷说,“既然是挑战,当然要克服一些困难。”

  赵金岷一边研读油页岩方面论文专著,一边拜访油页岩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油页岩理论知识。受国际先进油页岩原位技术的启发,赵金岷带领研发团队自行编制出原位开发油页岩的技术方案,并设计了野外试验井布局。

  2013年8月,赵金岷领着研发团队进驻扶余市长春岭野外试验现场。在无水、无电、无路、无房的“四无”条件下,他们仅用85天便完成了钻井、测井、射孔以及井下和地上设备安装,并于2013年10月31日首次利用国外的加热技术进行点火加温试验。不过,遗憾的是,第一次点火宣告失败。

  这一次失败,让赵金岷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自主研发油页岩原位技术燃烧器。

  一口10米深的模拟试验井在11月的寒风中建成,各种宝贵的试验数据参数在上千次的试验中获得。寒来暑往,赵金岷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燃烧器,并完成了注气燃烧井内部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作。

  2014年7月,他们一次性在地下300米深的油页岩层点火成功,10天后,中国利用地下原位技术开采的第一桶油页岩油终于问世了。

  对于我国油页岩开采史上的这一里程碑事件,我国石油勘探领域的泰斗级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如此评价:“众诚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的初步成功,是我国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是一项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开辟了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新途径。这项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引导性。”

  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众诚集团地下原位开采技术的成功研发,找到了打开我国油页岩地下宝藏的“金钥匙”。

  撸起袖子加油干——国家的重任,民企的担当

  从野外步入众诚油页岩试验项目基地的办公室内,并没有感觉温暖多少。

  简单布置的办公区平台,一座大火炉立在一角,这是所有工作人员的“暖宝”。

  围坐在“暖宝”前,记者继续倾听油页岩的故事。

  2015年1月开始,众诚油页岩开发项目进入关系油页岩实现工业生产的中试阶段。虽说在原位技术开发利用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仍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挑战不断,但一次次成功会引着大伙一条道跑到底!”一位普通员工随口说的一句话,让室内所有人的心热了。

  火炉旁的访谈让记者对吉林省油页岩资源的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0余年来,吉林省油页岩资源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发现了4处超百亿吨的大型油页岩矿床。“就在我们脚下,长春岭矿区有油页岩资源达453亿吨的大型油页岩矿床,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宋抒哲告诉记者。

  中科院院士李廷栋说,油页岩作为常规油气的重要接替或补充资源,在全球资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开发油页岩有利于满足我国石油需求,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

  目前,吉林省众诚油页岩原位开发项目已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和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以及振兴东北“推进吉林油页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项目。

  此外,油页岩资源评价和高效开发技术已纳入“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一个子任务。

  “国家如此重视民营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众诚集团决策者认为,扛起我国油页岩开发探索者的重任,同样是民营企业的使命和担当。面对各级领导的殷殷期盼,众诚公司正在全方位加快推进油页岩原位转化试验项目进程。

  为了长远发展和吸引人才,众诚集团组建了吉林省众诚油页岩院士工作站,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油页岩原位开发高端“产学研用”平台。目前,该工作站已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翟裕生、刘嘉麒,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刘招君,以及国内油页岩领域等8名专家进站工作。

  为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术研究优势和众诚公司技术及产业链优势,他们向吉林省发改委成功申报了“吉林省油页岩原位裂解及相关资源开发技术工程实验室”;经吉林省科技厅批准,在众诚公司成立了“吉林省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试验研究中心”;经吉林省人社厅批准,在众诚公司设立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众诚公司与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合作,共同开展油页岩原位开发环境影响与保护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究油页岩地下原位开采监测技术和工艺优化。

  “下一步院士工作站将配合众诚公司组建‘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原位开采示范分中心’、开展油页岩原位转化开采示范基地建设和油页岩原位转化先导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准备工作。”康玉柱院士说。

  春天来了,吉林省油页岩产业也迎来了盎然春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