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吉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侧记

2018-03-07 09:30:07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原题:奋斗的吉林魅力无限——吉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侧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c8e7e01-112b-4c44-8ceb-5adcc2ebd836_副本

3月6日,吉林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境内外五十余家媒体聚焦吉林。吉林日报特派记者宋锴 摄

  吉林日报3月7日讯(特派记者 曹梦南):吉林好声音,世界来聆听。

  3月6日下午,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大饭店会议厅灯光灿烂,暖意融融,吉林代表团在这里举行全体会议并向媒体开放。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半小时,会场内早已人头攒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和美国彭博新闻社、英国路透社、日本共同社等50余家境内外媒体的120多位记者早早到会,纷纷抢占有利地形。

  15时许,审议正式开始。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谈认识、讲体会、提建议,气氛活跃热烈。

  进入提问环节,新华社记者首先向吉林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提问:近年来,吉林在开放发展上也下了很大功夫。目前的成效怎么样?下一步还有那些举措和打算?

  巴音朝鲁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和网友对吉林振兴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他说,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省份,吉林的外向度不高,外向型经济主体不多,外贸人才也比较缺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优势,而恰恰是山不转水转、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几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深度谋划开放战略,着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全力提升开放水平。目前,吉林初步形成了向东、向南、向北三个方向并进的开放通道。向东,打通了以珲春为前沿、面向东北亚的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航线;向南,以通化国际内陆港为平台全面对接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向北,开通了“长满欧”货运班列,架起了亚欧大陆通商的新桥梁。吉林省已与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同时,一批具有开放功能的平台效应正在充分释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批跨境电商等外向型经济新业态正在迅速崛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多户在吉林投资合作,万商云集、吉商回归、世人关注的吉林,正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目光的关注之地。

  巴音朝鲁说,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确定的重点省份之一,我们有优势、有条件、有潜力、更有信心,在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我们在继续抓好拓展开放空间、加强互联互通、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制度环境的同时,将进一步创新有利于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加强商贸人员往来,培育拥有国际眼光的人才队伍,让吉林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不断谱写新时代吉林开放发展的崭新篇章。

  “当前,吉林省在改善环境、转换动能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凤凰卫视记者向代表团副团长、省长景俊海提问。

  景俊海说,良好投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东北新一轮振兴、吉林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点”,是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主抓手”。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环境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中紧扣改善服务环境,狠抓“放管服”改革,对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取消,真正还权于民,该简化的简化,真正方便于民,该下放的放到该放的层面,该共享的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只跑一次”改革,推行一个厅、一张网、一枚章、一个窗口高效办事模式,做到服务零距离、高效率、高质量。紧扣提升营商环境,开展务实活动,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发展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市场资源,形成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紧扣优化人才环境,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靠政策吸引人,靠改革激活人,靠培训提升人,靠事业成就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现在的吉林,发展环境已经明显改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吉祥如林、朋友如林,“投资已过山海关”“朋友已过山海关”“客商吉林遍地行”。下一步将持续发力,进一步改善环境,加快转换动能,为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随后,王润、刘长龙、刘非、王子联、徐留平、王家骐代表又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问得专业,代表答得精彩。2个多小时里,现场气氛持续升温,一个务实的吉林、奋斗的吉林、充满活力的吉林全方位地展现在媒体面前。大家相信,新时代的吉林会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精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