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车辆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返回。摄影 吴庆年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报道(于明杰 陈施):“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成功发射后,“吉林一号”星座已有十星在轨,星光熠熠,初具规模,这在中国商业航天卫星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卫星成功发射的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才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长光卫星的科研人员正在工作。摄影 吴庆年
近日,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走进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走近“吉林一号”背后的英雄。让人意外的是,这群技术人员八成是90后,就是这样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实现了吉林人民的“飞天梦”。
工作人员在车间内工作 。摄影 吴庆年
谈及长光卫星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家都说,这起源于一位老科研工作者的雄心壮志……
2006年,时任长春光机所所长、现任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宣明,用超前的理念提出以载荷为中心的卫星设计方法,并自筹经费开展以载荷为核心的技术研究。长春光机所当时在航天光学遥感领域处于国内先进地位,拥有光电子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并为国内其他卫星生产提供部分配件。
车间内摆放的视频星模型。摄影 吴庆年
运输卫星的包装箱。摄影 吴庆年
“既然可以为卫星提供配件,那我们也可以自己研制商用卫星。”宣明以一种“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使命感,以及对商业卫星未来巨大发展前景的敏锐嗅觉,提出了这一大胆的想法,“要打破国外对商业卫星的垄断局面,让中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及时用上自己的卫星传输回来的影像。”
车间内“吉林一号”一箭四星模型。摄影 吴庆年
于是,宣明选派出10名硕士研究生分赴各地,以研究商用卫星为课题,不断钻研、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正是这个举动谱写了中国民用商业卫星研究史上的新篇章。
车间内摆放的配合“吉林一号“工作的无人机。摄影 吴庆年
就在这群以研究商业卫星为使命的技术工作者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不断成熟时,吹来了政策的东风——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同年12月,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以研制商业卫星为理想的“长光人”,铆足了干劲,开创出了中国商业卫星发展史上的“长光现象”、“长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