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吉林频道报道(张琪):2013年12月,吉黑两省交界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面对茫茫林海雪原,在无通讯、无道路、无机械的困难条件下,鹤大高速的建设者们背着冰冷的仪器,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徒步踏入寥无人烟的林区雪地,开始鹤大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地形勘测,项目施工自此拉开帷幕。
国际在线吉林频道了解到,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自2004年开始研究,历经10多年攻关,最终取得了可喜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实现了季冻区高速公路抗冻耐久及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突破。
鹤大高速公路是全国首个季冻区新建高速公路建设的绿色科技范本工程。吉林省交通运输厅 供图
据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研究取得了4方面创新:一是揭示了公路工程冻害机理,为公路工程抗冻耐久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建立了公路工程抗冻设计方法,解决了高速公路的冻胀翻浆问题,路面开裂率降低30%,保障了季冻区桥隧结构的安全和耐久;三是研发了防冻控裂技术及产品,有效治理了浅层边坡融滑,使路面抗裂性能提高了10-35%。四是创建了生态敏感区路域植被保护和污水净化处理技术,有效预防了路域水体污染。
项目研究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季冻区公路工程抗冻耐久及生态保护技术难题,实现了季冻区公路路基稳定、路面少裂、结构耐久、生态和谐的目标,有力支撑了季冻区高速公路建设及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公路建设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于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季冻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项目成果在季冻区7省区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品质明显提高。
G12珲乌高速吉延段应用本项目技术,通过9年的连续跟踪观测,经受极端气温-40℃和大交通量的考验,路基无冻胀翻浆,路面无大中修,开裂率降低30%,节约养护费用5.6亿元,实现了路域植被保护。
依托本项目成果,在G11鹤大高速公路建设中,成功实施了季冻区首个交通运输行业“科技与绿色公路双示范工程”,成果应用效果及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项目成果走出国门,在331km中巴公路建设中进行了成功应用,荣获了巴基斯坦环境保护特殊贡献奖,提升了我国公路建设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近3年,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已经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4亿元,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显著。
作为全国首个季冻区新建高速公路建设的绿色科技范本工程,鹤大高速公路以抗冻耐久、生态环保、循环利用、低碳节能为着眼点和施力点,实现了以工程为载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开发与推广应用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