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看看长春56家影院咋分超4亿票房

2017-12-21 08:58:56  |  来源:中国吉林网  |  编辑:张琪   |  责编:刘征宇

  原题:长春电影市场2017年度报告之一:8年增近10倍 长春56家影院咋分这超4亿票房

  中国吉林网12月20日讯(栾喜良):

  写在前面

  500亿关口的一次跨越,让中国电影市场再成聚光灯下焦点。

  电影,在视觉文化语境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电影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话题,而长春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其重要要素电影院,为人们提供了别样的文化空间。

  忆往昔,工人文化宫、电业文化宫等老字号今犹在;看当下,万达影城、欢乐城国际影城等一批现代化影城伴随着综合体兴起遍地开花。

  繁荣之上,成熟未满,行业发展背后也催生了市场新现象,商家烧钱为揽客、影票卖出盒饭价、行业竞争白热化、老影院涅槃欲重生……梳理过往,凝视远方,从即日起,吉网、吉刻APP推出《长春电影市场2017年度报告》系列报道。

  鸡年的电影票房,刷出了“5.0时代”新高度,有了高票房,影院自然劲头足。

  还有10多天,2017年就将画上句号。但对于长春市内各大影院来说,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敢懈怠,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一年中最后的抢金时刻。

  长春,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小影院56家。长春影院分布有何特点,票房“蛋糕”有多大,中国电影市场繁荣本地影院感知到了什么?

  追忆光影年轮,聚焦影院现状。吉网、吉刻APP记者在采访中探寻未知的答案。

  现状

  一、就近找个影院真不是啥难事

  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同样也为长春影院撒下繁荣的种子。

  “这几年感觉长春新开影院特别多,只要新建商业综合体,就有影院入驻。”长春市民邓宇说,现在想看电影,别管在哪个区域,就近找个影院真不是啥难事儿。

  事实上,邓宇的这种直观感受,折射出了长春影院发展轨迹。

  按照业内公认的说法,长春电影院从胶片时代进入数字化时代,工人文化宫电影院打了头阵,而2006年万达影城进驻长春,则拉开市场繁荣的序幕。从一二家到几家,再到几十家影院,时间向前,长春电影院市场迎来空前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00000000

  2006年万达影城进驻长春,拉开市场繁荣的序幕。

  “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间,长春电影院绝对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本地一家影院李经理如是说。

  二、56家影院分超4亿票房

  长春影院市场表现,如果用数据呈现,或许更加直观。

  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电影处为吉网、吉刻APP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2日,长春(含双阳、九台、德惠、榆树、农安)影院数量56座,银幕数量340块,其中2017年新增12个影院,新增银幕56块。票房方面,长春市的票房总体收入约4.39亿。

  长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供的另一组数据中则显示,2017年,长春地区共有50家电影院产生了票房收入。其中,长春市区内产生票房收入的影院共有39家。

  三、影院的从属形式可分为资产联结和签约加盟两种

  吉网、吉刻APP记者梳理后得知,长春影院的从属形式可分为资产联结和签约加盟两种。

  资金实力雄厚的院线公司往往以自有资本直接对外投资、开发和建设影院,对影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有着绝对的控制力,万达最具代表性;签约加盟形式进入院线的影院主要以供片为纽带,在院线公司的指导下自主经营管理。

  四、城区影院分布以朝阳区为首

  长春市内影院分布有何特点?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1111111111

  制图:王丽华

  从分布看朝阳区最多,一共有包括万达重庆路店、吉影喜都影城、恒大名都影城等15家电影院在2017年产生了票房收入。

  宽城区与南关区次之,各有包括长春耀莱成龙影城、星轶IMAX等共10家电影院产生了票房收入。

  另外,绿园区有4家,二道区、高新区各有3家,经开区有2家电影院产生了票房收入。净月高新区则有1家电影院在本年度有票房收入。

  轨迹

  长春票房省内占比近6成

  如果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与国内电影市场同呼吸共命运的长春影院,也以年代为轴白描出行业发展轨迹。

  吉网、吉刻APP记者根据官方数据整理,2008年长春票房仅为5107万。次年,同比增长了52.9%,票房达到7804万。此后票房更是一路上行。2010年长春地区电影票房“破亿”,达到1.26亿。基于国内影市好的基本面,票房稳步提升,2011年、2012年票房分别为1. 45亿、1.8亿。

  2013年长春电影票房再上新台阶,当年票房接近2.2亿。过了一年,长春地区电影票房变成了2.9亿。

  长春地区电影票房突破4亿关口出现在2015年。那一年,长春地区电影票房“斩获”4.456亿。而在去年市场稍有回落,票房4.19亿元。同样在观影人次方面,亦有飞跃式的提高,从2008年“百万”人次到当下的“千万”人次。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长春票房中哪个影院贡献最多,在省内和国内排在啥位次?

  吉网、吉刻APP记者同样找到了答案。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各影院票房十强中,长春地区影城占据八家,其中万达影城欧亚卖场店以4496.1579万位居首位。

  当年,吉林省票房达7.05亿元,其中长春地区各影院电影票房达4.190亿元,占全省票房的59.44%。

  对于全国主要城市排名,从官方渠道统计排名较少,多为第三方机构排出。吉网、吉刻APP记者在一份名为2016年第四季度内地影市(TOP200)简报统计看到,长春市全国排名25位。场均25人次,平均票价31元。同为东北地区城市,沈阳排名17位,大连排名19位,哈尔滨排在24位。

  现象

  商业地产热衷与影院“全程热恋”

  吉网、吉刻APP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商业地产热衷与影院“全程热恋”,电影院已成商业体标配。

  具体来看,长春现代化影院起步于商圈,其中以重庆路万达影城为代表。此后,欧亚卖场、新天地、住邦城市广场、栖乐荟、力旺中心、欢乐城等城市商业综合体,电影院也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

  另一个主要阵地是高校周边

  与此同时,拥有稳定客流的高校周边商业体,也成了影院集聚地。例如长春大学对面的吉影相国影城,被“净月大学城”包围的吉视迅驰影城,以及坐落于吉林大学校园中的吉大巨幕影城。

  电影院是商业项目中最聚人气、提高留客时间、最有效拉动关联消费及同向人群的业态。

  专家:电影院作为体验消费可以催生关联消费

  “电影院消费群体,多以年轻人、中年人为主,最符合商业销售特征,线下综合商业根本竞争利器一定要把体验经济挖透,电影院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辛本禄在接受吉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场竞争激烈,商家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市场,电影院作为体验消费,可以催生关联消费,因为商业综合体经营体系,吃喝玩乐购模式已经定型,背后财富驱动力自然吸引商家关注。

  市场需求倒逼影院硬件升级

  人们越来越愿意到电影院感受丰富的影视文化,同时对电影院的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倒逼着影院硬件升级。

  调查中记者发现,伴随着科技迭代,从普遍引入3D、IMAX技术,再到4K、数字激光引领行业,长春影院不断地自我升级,与前沿技术亲密接触。

  市场之问

  长春影院为何遍地开花?

  文化需求 政策导向 城市文化基础

  数量激增的长春影院,为何集中入市?

  吉网、吉刻APP记者调查中得知,背后原因既有文化需求释放,也有政策指引方向。

  文化需求释放,影院观影早已成为大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由于此前现有影院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市场观影需求,因此政府一度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改造和新建高标准的影院。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7月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出,推进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的跨地区整合以及数字影院的建设和改造。随后,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电影数字化发展目标。

  而在票房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电影院布局也呈现出大型院线集中化与区域化特点。长春目前现状,就是真实写照。

  专家:长春电影市场具有常态繁荣的可能

  同样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关大我在接受吉网、吉刻APP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个人观点。

  “长春是电影城,百姓对电影不陌生,受众非常好。另外,长春高等教育在国内也是发达的,看电影的人群,一般以青年人为主,尤其是学生与电影有种天然的契合。”他表示,当这个市场出现现代化影院,大家需求就释放了,这表明了城市文化基础好。

  有言道,需求创造供给,关大我通过另一个维度,阐述市场繁荣。

  “电影是一种文化,拥有传统的魅力,到影院去看电影,拥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用电视用手机看电影无法比拟的。”关大我认为,作为省会城市,长春经济具有一定规模,文化市场有基础。有受众的行业,就一定有商家投资。当有商家试水影院取得巨大成功后,也就迎来了跟风者,这也间接证明了长春电影市场的活力。对于未来,就行业本身而言,在影片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市场具有常态繁荣的可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