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足球未来将列入吉林省中小学体育课重点内容

2018-11-21 10:45:50  |  来源:中国吉林网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原题:足球未来将列入我省中小学体育课重点内容 适当加大课时比重

  中国吉林网11月20日讯(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11月19日,吉林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吉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这也意味着吉林省的足球改革即将开始!关心吉林足球的球迷伙伴快来看看,未来吉林省的足球改革到底将从哪些地方开始实施!

  吉林足球发展未来分三步走

  在这份《吉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中,规范了吉林省足球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时间规划为2018年至2020年,预计目标为足球场地达到1500块,每万人拥有0.5块以上足球场地;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达到600所;足球竞技水平明显提升,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形成规模;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迈出新步伐,培育2支以上省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足球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业余足球在普及足球运动中的推动作用。

  中期目标时间规划为2021年至2030年,预计目标为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人才不断涌现;建立健全省内各级赛事体系,提高竞赛组织水平,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社会足球、专业足球、职业足球形成体系并有效运行;加快公共足球设施建设,每万人拥有1块足球场地;建设吉林省足球训练基地,积极承办高水平足球比赛,打造建立足球品牌赛事;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足球产业规模有较大幅度提升,足球社会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远期目标时间规划为2031年至2050年,预计目标为足球成为群众普遍参与的体育运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基本建立专业高效、系统完备、保障有力的体制机制;全省每所初中以上学校建有1块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每万人拥有1.3块足球场地;打造社会业余足球和业余联赛品牌赛事,拥有高水平职业俱乐部,且至少有2支职业球队参加中国足球协会顶级联赛;建立校园、青训、专业、职业四级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足球队形成具有吉林特色的品牌效应,为国家输送更多高水平运动员;足球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足球机制改革将政社分开

  除去这些目标外,《吉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还对足球发展机制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未来,吉林省将调整组建省足球协会。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原则调整组建省足球协会。新组建的省足球协会与省体育局脱钩,不设行政级别,按照中国足协的改革模式,由省体育局党组商省足协和有关方面考察提名省足协领导机构建议人选,按程序审核报批后,根据章程进行提名和选举。

  力争在2025年再多两家职业俱乐部

  在职业足球发展方面,将大力推动业余足球俱乐部向职业足球发展。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支持更多的业余足球俱乐部从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起步,逐步进入职业联赛行列,组建职业足球俱乐部,争取到2025年,再增加1-2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参加全国职业联赛,推动业余足球向职业足球升级发展。积极助推俱乐部市场化运作。把长春亚泰、延边富德和长春大众卓越女子足球俱乐部建成国内一流的足球俱乐部,打造我省足球品牌,扩大影响力,推动具备条件的足球俱乐部上市。

  同时,还将完善全省竞赛制度,发挥足球竞赛的杠杆作用,以省足协为主导,发动社会力量,在每年举办现有的全省十一人、七人、五人制比赛的基础上,创建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吉林省雪地足球联赛,建立省级、市级、县级竞赛制度,充分发挥“吉林省大众足球联赛”的带动作用,将全省青少年各年龄组比赛细化至单年龄组。建立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班级、校级、区级、市级四级竞赛模式,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联赛体系,形成“校内有比赛、校际有联赛、市级有选拔”的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新格局。健全社会足球联赛体系,积极倡导和组织行业、社区、企业、中老年、五人制、雪地足球等赛事活动。

  未来足球将被列入中小学体育课重点内容

  对外界比较关心的校园足球,这份《吉林省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也有明确规定,未来会将足球列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重点内容,适当加大课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好的各级中小学足球特色校重点扶持。同时,由省市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各级足协负责,促进校园、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职业足球俱乐部各层次之间人才选拔、输送渠道的有效衔接,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不断扩大青少年足球规模,为巩固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