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发展纪实

2019-10-15 10:16:30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杜伟   |  责编:刘征宇

  原题:栉风沐雨奋进路 春华秋实满庭芳——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发展纪实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JLDW1910150603

《雪韵春光》亮相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JLDW1910150602

国家大剧院话剧《玩偶之家》在长春上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JLDW1910150601

吉剧《花开桃李梅》深受广大戏迷喜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JLDW1910150604

山东五音戏亮相“全国稀有剧种同城展演”。

  吉林日报10月15日讯(记者 裴雨虹):十余载栉风沐雨,奋楫远航。十余载砥砺前行,著写华章。2006年11月6日,在不足50平方米的写字间内,一个不足10人的小团队,迈出了吉林文艺工作者闯荡世界舞台、叩开国际演出市场的第一步。

  13年来,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交流之责,担传播之任,立足吉林,面向世界,积极推动文化“请进来、走出去”,创造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探索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新方向,以小团队架起大桥梁,讲述吉林故事,唱响吉林声音。

  走出去,吉林风采绽放世界舞台

  13年来,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累计组织国内、省内20余个院团1000余名艺术家赴海外文化交流50余次,将吉剧、京剧、二人转、曲艺、传统杂技、民乐、民族歌舞和满族剪纸、刀画、面人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出国门,全面且充分地展示了吉林文化的魅力。

  2011年,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派省歌舞艺术团《长白神韵》剧组赴俄罗斯参加由国新办、吉林省外宣办主办的“2011感知中国·俄罗斯行——吉林文化周”活动,首次登上克里姆林宫舞台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媒体以及俄罗斯文化电视台、俄罗斯消息报等当地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这次活动为“十二五”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提供了范本,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4次承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朝“欢乐春节”活动,组派艺术团赴朝鲜平壤举办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和民俗体验等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民族、地域文化为特色,用深度的舞台艺术作品和有内涵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现了吉林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人文艺术风貌,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在海外传递“中国梦”。

  除了圆满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及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各项活动,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还积极开拓思路,勇闯国际演出市场,开创了吉林省直文艺院团国际商演的先河。自2006年以来,他们先后创排《龙拳》《少林》《长城魂》《阴·阳》《木兰》《奥林匹克之夜》等10余部大型综艺剧目,在世界多个国家巡演3000余场,在世界文艺舞台赢得了高度评价。在英国以艺术“大篷车”的形式巡演时,当地观众或举家前来,或开车随行,买不到票就选择当志愿者进场观看。当时,有一位英国观众感叹道:“在英国有两个地方能经常看到中国国旗,一个是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一个就是来自中国吉林的巡回演出团剧场。”

  2016年,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派吉林省艺术团创排的大型综艺晚会《雪韵春光》亮相2016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晚会以吉林省直文艺院团为班底,融合了戏曲、民族歌舞、民乐和杂技等艺术形式及满族撕纸、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大篷车剧场中连演8场,取得了无赠票、英国本土观众占九成的良好成绩,荣获艺术节评奖委员会四星推荐。爱丁堡市副市长史蒂夫·卡多尼在接见艺术团时称赞道:“中国艺术家不远万里来到爱丁堡,你们的表演为艺术节增光添彩。”

  请进来,世界目光聚焦白山松水

  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13年间累计引进百余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为百姓提供了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累计受益观众超过百万人次。

  国内精品舞台剧目百花齐放,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先后邀请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小二黑结婚》及舞剧《孔子》、国家大剧院话剧《玩偶之家》、中国评剧院《花为媒》、北京京剧院《龙凤呈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梁祝》、上海昆剧团《牡丹亭》等国内重点文艺院团的经典剧目来到吉林,活跃了吉林演出市场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关渤表示,有计划继续与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合作,“我们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来到吉林演出,感受到了吉林观众对艺术的热爱以及这种交流方式的优势,目前我们正在计划继续带着更多剧目来到吉林。”

  除了国内剧目,在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积极邀请下,英国、法国、德国、捷克、俄罗斯、爱尔兰、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几十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团也纷纷来到吉林交流演出。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天鹅湖》、俄罗斯国家模范“小白桦”艺术团专场歌舞晚会、俄罗斯国立远东(红旗)歌舞团大型专场歌舞晚会、世界顶级踢踏舞剧《大河之舞》20周年特别纪念版、朝鲜国宝级院团血海歌剧团歌剧《红楼梦》《梁祝》《卖花姑娘》等,都在低票价惠民的票务政策下,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世界各国的高雅艺术。

  勇创新,借力国家平台打响吉林品牌

  自2015年起,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勇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发挥创新性思维,借助国家艺术基金这一全国性的平台,连续成功申报“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百场儿童剧千里边疆行”“中国吉剧网”“京剧科班喜(富)连成传承流派汇演”“全国稀有剧种同城汇演”5个项目,深度挖掘、梳理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下传承传播的新模式,在全国打响了吉林文化品牌。

  吉剧《桃李梅》作为吉林地方戏曲的代表作之一,自1959年首演以来,演遍大江南北,深受观众喜爱,先后被28个剧种、34家文艺院团移植,是戏剧史上的不朽经典。2016年,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以该剧为切入点策划申报了“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项目,并于2017年邀请豫剧、越剧、评剧、秦腔等十个移植过该剧的剧种,来自全国8个省份的10家专业院团、1000余名演职人员来到吉林共同演绎《桃李梅》,在全国首创“不同剧种、同一剧目、同城汇演”的模式,强有力地宣传、推介了吉林优秀院团及优秀剧目,实现了各剧种间的相通相融,在戏曲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著名戏剧评论家黎继德表示;“此次汇演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为各院团、各剧种间打造了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也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百场儿童剧千里边疆行”甄选吉林省优秀现实题材儿童剧作品,赴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的老、少、边、穷市县巡演,为孩子们送去了精神食粮;“中国吉剧网”以吉剧为切入点,运用“互联网+文化”的新模式,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吉剧艺术公益性网站,进一步推动了吉剧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京剧科班喜(富)连成传承流派汇演”,以喜(富)连成科班为切入点,深度挖掘牛子厚与吉林的故事,邀请梅派、麒派、马派、高派、谭派、叶派、裘派、袁派、萧派的名家名团同台演出,挖掘流派传统剧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推动京剧传承创新;2019年7月举办的“全国稀有剧种同城展演”,以黄龙戏、满族新城戏两个吉林稀有剧种为切入点,邀请来自全国11个省份的12个剧种同城汇演,以戏曲展现一方文化记忆,彰显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挑重任,以精彩节事打造人民艺术盛宴

  自2018年起,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先后承办了吉林省首届艺术节、吉林传统戏剧节、吉林非遗节3项重大文化节事活动,向吉林省人民呈现了独具特色的高品质艺术盛宴。面对人员少、任务重的现实情况,这支现在不足20人的小团队总能迸发出大能量。

  2018年6月,吉林省首届艺术节在14天内举办了20台、36场国内外舞台艺术精品剧目演出和4场美术项目集中展示活动,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吉林文艺创作生产的丰硕成果。同年8月,吉林传统戏剧节举办的16天中,14个省份的24家院团、2000余名演职人员会聚吉林,17个剧种、40场演出成功举办,现场观众超过6万人次,闭幕当天网络观众达到120余万人次,网络阅读量突破5万条,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今年7月,在为期15天的吉林非遗节中,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接待了来自4个国家以及18个省份、32个院团的2000余名演职人员,41个非遗项目、18个戏曲剧种精彩迭出,在长春市各大剧场举办了25场演出,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推进了吉林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

  自2006年成立以来,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交流、创新之路。面对未来,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干劲十足。“面对文旅融合的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探索地域文化和旅游休闲结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我们也踏上了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风劲潮涌,自当铿锵前行。”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洪涛说。

  2019年7月,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吉林非遗节为广大观众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