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长春市秸秆禁烧“零火点”是这样实现的:不燃一把火 不冒一处烟 不留一片黑

2018-11-28 09:21:07  |  来源:长春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原题:不燃一把火 不冒一处烟 不留一片黑 秸秆禁烧“零火点”是这样实现的

  长春日报11月28日讯(记者 袁 达 赵猛佳 张欣禹):初冬时节,田野里一片萧瑟。随着秋收的完成,各地秸秆有的被农户运回家码成垛,有的被粉碎还田,有的被打包成捆等待送往电厂,农田里看不到任何燃烧过的痕迹。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目前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入秋季秸秆禁烧期以来,长春市全域农田内实现了“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片黑”,保持了“零火点”。

  秸秆禁烧“零火点”是如何实现的?

  今年秋季以来,长春市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市委市政府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动员部署会议开到村民小组一层;全市安设1.7万个秸秆禁烧警示标牌,悬挂6.6万条宣传条幅,入户签订责任书121万份,农民知晓率达到100%;全市划定1782个秸秆监管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各地成立巡查队,昼夜开展全方位巡查管控;市里成立由农业、环保、林业、公安、畜牧五个部门组成的督导巡查组,分线按片巡查包保……

  加大禁烧力度的同时,长春市积极推进秸秆转化利用。今年,长春市加大补贴力度,建立秸秆离田机制,多途径促进秸秆转化利用,各地上演着多种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好戏”。

  各地加大补贴力度

  “为了更好地处理秸秆,我今年配套使用了新机械,很好用,一台能顶两台!”今年秋收后,榆树市八号镇种粮大户刘臣将前置式秸秆归行机开进了农田,同时开展秸秆归行、深松作业,“现在对秸秆处理这方面的补贴力度挺大的,我这一台机械能获得700多元的补贴。”

  各项补贴的落实,提高了农户秸秆转化利用的积极性。据介绍,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各县(市)区、开发区在省市补贴的基础上,加大配套补贴力度;各乡镇、村与农机大户、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签订秸秆离田协议,各类秸秆处理机具根据秋收进度适时开展秸秆离田作业。

  对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作业每亩给予29元补贴,对农村户用生物质锅炉每台给予1000元补贴,农户每使用1吨秸秆成型燃料补贴150元,对新建或改扩建单个容积在800立方米以上的青黄贮窖每立方米给予15元补贴,在省直补的基础上对捡拾机械累加补贴……榆树市整合相关农业项目资金,对9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补贴扶持,保证了秸秆还田和离田效果。

  “今年秋季以来,我们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投入的资金超亿元。其中,项目资金8800万元,市本级财政资金1300万元。”德惠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以用促禁,该市最终将实现以秸秆项目和财政投入助力秸秆禁烧的目的。

  355万亩农田实现秸秆还田

  “今年我们流转的742垧地全部采用了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趁着天气晴好,农安县鑫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尚乾来到地里察看秸秆还田情况。“不仅保墒抗旱,还节本增效,一垧地能节省700多块钱,增产10%以上。”谈起这项技术,王尚乾赞不绝口。

  秸秆还田,是长春市推动秸秆转化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加快落实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今年秋冬,长春市计划实施面积355万亩,比去年增加40%。王尚乾所在的农安县今年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高速公路沿线5个乡镇各建立一个示范区,每个村建立一个示范点,落实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150万亩。

  榆树市不断探索新的秸秆还田模式。今年秋天,该市在实施秸秆深翻全量还田、秸秆全覆盖免耕还田、保护性耕作部分还田基础上,示范推广联合整地机玉米秸秆还田作业,实现了秸秆还田、旋地、起垄、镇压一次性作业。“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秸秆全量还田作业和捡拾后秸秆部分还田整地作业两项试验。”榆树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明年春季不影响正常出苗,2019年他们将大面积推广这种模式。

  推进多个秸秆利用新项目

  “这里烧的是秸秆颗粒,很暖和,用起来特别方便。”今年冬天,双阳区鹿乡镇红土村宋连东家用上了新的取暖设备——生物质颗粒智能取暖炉。用了一段时间后,宋连东对这个烧秸秆颗粒的“小炉子”很满意,“比烧煤干净,还省钱,预计今年采暖能节省300多块钱。”

  秸秆“变身”新型燃料,在长春市各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榆树市今年实施了秸秆成型燃料代煤项目,通过推广农村户用生物质锅炉,开展粮食烘干塔热风炉改造实验,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预计到11月末,可完成6500台生物质锅炉安装任务,转化利用秸秆1.5万吨。

  今年秋季以来,长春市各地纷纷与生物质电厂、新能源企业签订秸秆收购利用合同,积极落实秸秆有机肥、青黄贮、生物质炉具、燃料化生产等项目,全力推动秸秆转化利用。“今年我们引进了中国秸秆联盟秸秆生物纤维生产项目。”榆树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结束,安装了一条秸秆生物纤维生产线,每年可转化利用水稻秸秆5万吨。目前,项目方已与4个水田面积大的乡镇签订了4万吨水稻秸秆收购合同,即将试车生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