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吉林消息(姜彦艳):12月24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吉林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闻发布会。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海峰对吉林省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吴庆年
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海峰 摄影 吴庆年
赵海峰介绍,《实施意见》在聚焦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26条改革任务和72项工作举措。
吉林省将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重点是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通道;完善城市人才到乡村创业激励机制,建立城乡教师、医生等合作交流机制;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全面施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入市;健全财政和金融保障机制,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贷款利率和期限上给予优惠;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制度。
吉林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重点是建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机制,探索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长效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吉林省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投入机制,对乡村道路等公益性强、经济性差的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对乡村供水等有一定经济收益的设施,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入机制;对乡村供电、电信、物流等经营性为主的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引入专业企业、社会资本养护农村公路等公益性设施,加快农村供水等乡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
吉林省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管一体化模式;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双创”向农业农村延伸;完善用地保障机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抓好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推进城乡统一规划,稳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吉林省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重点是完善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环境,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项目;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体制机制,统筹教育、社保、医疗等各类保障措施,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