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2019-09-27 10:10:17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杜伟   |  责编:李玥

  原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向海飞虹 苗东海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查干湖生动践行“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王国彬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查干湖旅游业急剧升温 王国彬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化县石湖国家级森林公园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通化县石湖国家级森林公园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向海风光 苗东海摄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一河辽水 灵秀辽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奏响建设美丽吉林新乐章

源头风光

  白山松水,大美吉林!

  吉林省是生态资源大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省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砥砺前行,继往开来,从局部到整体,从行业治理走向全社会覆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吉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特别是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为我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了信念,提供了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完善顶层设计,持续督导推进。今年1-8月,吉林省优良天数比例为86.6%,保持在较高水平,PM2.5浓度为3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3%;优良水体比例为58.7%,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为10.9%,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吉林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牢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心福祉”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践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吉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任组长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生态环境大会召开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对吉林省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吉林省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革,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美丽吉林建设。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省委书记、省长高度关注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情况,定期调度研究,深入一线调查督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吉林落地生根。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相关工作,立规矩、建机制,高位推动、强化跟踪、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吉林省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氛围。

  激发内生动力,加快推动绿色发展

  吉林省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刻融入到吉林省经济建设发展大局,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快绿色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建设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谋划3000多个重大项目,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完成基础工作底图,基本形成总体准入清单,初步划定406个环境管控单元,推动形成环境管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四大工程”,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8年,累计退出煤炭产能665万吨,取缔2家“地条钢”企业。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减量,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吉林省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40.25%。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和土地管理制度,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发展绿色经济。制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冰雪经济,推进建设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瑞滑雪小镇等重大项目,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建成投入使用。编制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全力推动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冰雪旅游节事,知名度明显提升。

  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打好五大保卫战

  吉林省深入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坚决打好国家确定的标志性战役,结合吉林省实际,实施蓝天、碧水、黑土、青山和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吉林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深入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出台“一微克”行动方案。针对燃煤污染,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吉林省28台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完成改造,14台在用的20万千瓦机组已改造完成13台;推进冬季清洁供暖,吉林省清洁取暖率达到39.8%。大力淘汰燃煤小锅炉,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159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已淘汰924台。针对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全面开展春、秋季秸秆禁烧行动,实施秸秆禁烧十项机制,严格落实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办法和激励暂行办法,建立完善奖优罚劣的工作机制。针对工业污染,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排查出的2691家“散乱污”企业,已完成分类整治2547家。针对城市扬尘污染,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能力,推进城市裸露地面治理,吉林省市县主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73%。针对柴油货车污染,制定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方案,全面供应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今年上半年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车564辆,其中新能源车辆529台,占比93.8%。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深入落实“水十条”,颁布实施《吉林省河湖长制条例》《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突出抓好“两河一湖”污染治理,深入落实辽河“两方案一规划”,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辽河流域治理工作的意见》,目前,辽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需2020年前完成的130个项目,已开工127个,完工56个。辽河流域系列专项行动及专项执法检查发现的131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08个。组织编制饮马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目前,流域210个项目,已开工139个,完工53个。加快推进查干湖治理保护规划实施,继续开展查干湖氟化物本底值问题专题研究,开展入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及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加大查干湖保护力度。强化劣五类水体治理,启动实施重点流域劣五类水体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目前588个项目,已开工438个,完工171个。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案,深入落实城市黑臭水体攻坚作战方案,吉林省99处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90处,长春市、辽源市相继被确定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地市级水源地118个违法违规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县级水源地8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81个。

  在黑土地保卫战方面。深入落实“土十条”和《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实施农田深松529万亩、新增测土配方施肥1490万亩,开展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项目110万亩,水稻重大害虫性信息素诱控技术70万亩。全面完成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组织开展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实行严格管控。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吉林省41.6%的行政村完成生活垃圾治理,1190处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整治1024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8.9%。

  在青山和草原湿地保卫战方面。制定实施保卫青山、草原、湿地3个行动方案,出台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的意见。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实施“天保”工程后备资源培育81万亩,“三北”五期工程人工造林14.2万亩。持续开展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共发现问题5129个,已完成整改3717个。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国家关注的416个焦点问题,已完成整改196个。

  推进深化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构建起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责任体系。组织修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细化完善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印发了《进一步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任务责任清单》,逐项任务明确各地各部门责任。逐级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层层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出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河湖长制条例、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修订湿地保护条例和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对重点城市新建涉气项目、辽河流域重点行业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组建省生态环境厅,全面开展省以下环保“垂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完善监测网络,新布设空气质量自动站72个,并组网运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障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力推动治污项目建设。特别是在辽河流域治理工作中,省级财政通过新增预算安排、整合专项资金,已给辽河流域安排了26.6亿元资金;流域内2市5县地方财政通过转贷地方政府债券、增加预算安排等方式,筹措资金22.7亿元。加强科技支撑,开展受损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水体污染治理技术等重点科技研发,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目录。完善社会行动体系。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主体班次“必修课”。组织编辑《党委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重要讲话汇编》,累计发放1万余册。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台、吉林电视台加大生态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省直相关部门修订了《吉林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推动人民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广大吉林人民倚重和期盼的民心福祉。保护好生态环境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政治责任和奋斗目标。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殷殷嘱托,在保护和发展相得益彰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促进吉林的高质量发展,将白山松水打造成吉林的金字招牌,让山清水秀、和谐怡然的吉林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