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天下第一粮仓”是怎样“炼”成的——榆树农业发展纪事

2019-04-25 09:08:51  |  来源:长春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天下第一粮仓”是怎样“炼”成的——榆树农业发展纪事

  榆树市五棵树镇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驾驶农机平整土地,为春耕生产做准备。 李成伟 摄

  长春日报4月25日讯(记者 袁 达):粮食产量保持35亿公斤阶段性水平,占全国的1/170、吉林省的1/10、长春市的1/3,商品量和商品率居全国县(市)前列,粮食产量连续14年位居全国县(市)第一位……这份完美的答卷来自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榆树市。

  70年春华秋实。70年来,在这片黑土地上,一代代农民辛勤耕耘,一茬茬庄稼绿了又黄,一车车粮食运往各地,让“天下第一粮仓”的招牌愈加闪亮。

  是什么成就了“天下第一粮仓”?这个春天,记者走进充满生机的榆树,探寻70年来榆树农业的奋进征程,讲述发生在黑土地上的动人故事。

  “小乡精神”在黑土地闪光

  4月的田野,新绿吐露。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小乡屯的农田里农机轰鸣,农民们正在播撒一年的希望。在这个小村庄里,一块写有“一心想着为国家多作贡献”的牌子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锹镐、锄头……走进小乡展览馆,一件件展品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省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小乡屯远近闻名。小乡屯原本是由一个乡办养殖场演变成的自然屯,土壤贫瘠、水灾泛滥,粮食亩产只有65公斤。穷则思变。在组长齐殿云的带领下,小乡人开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没有耕犁,就用镐刨;没有车马,就用肩挑。短短几年,小乡终于呈现出山坡有梯田、荒野成平原,稻谷飘香、硕果累累的美丽景象。

  “学大寨、赶小乡,粮食亩产过长江,县县变昔阳,社社变光明,队队变小乡”成为当时唱响吉林大地的最强音,小乡的名字也从此传遍全省、全国。1969年,小乡带头人齐殿云作为我省农业战线的代表,参加了国庆20周年观礼。

  几十年过去了,小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艰苦奋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小乡精神”一直在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榆树人。

  “‘小乡精神’永放光芒。作为一个产粮大县,我们始终牢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国家多作贡献。”榆树市坚持农业立市战略,毫不动摇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牢牢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责任。

  粮食生产的两次转折

  年平均粮食总产量,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只有10亿公斤,登上这个台阶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为15亿公斤;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为18.2亿公斤;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为20.6亿公斤;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为21.2亿公斤;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突破30亿公斤;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达到33亿公斤……一条上扬的曲线,描绘出榆树市粮食生产奋进的足迹。

  透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捕捉到两个关键节点:1978年和2004年。

  “从榆树农业的发展变化看,转折点是从1978年开始。”榆树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时全县耕地面积为29.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只有8.3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2.2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24元;拖拉机拥有量1762台。

  “1978年前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进行生产经营和分配。”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卓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印象深刻,“科学种田还没有普及,机械化水平低,使用的工具大部分是弯钩犁和木把锄,仅种地就需要一个多月时间,生产效率十分低下!”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榆树逐步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榆树市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仅用22年时间,粮食产量相继登上15亿公斤、20亿公斤、30亿公斤三个台阶。

  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榆树市农业又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09年,陈卓创办了田丰合作社。“现在我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六七百垧地四五天就能种完,合作社最贵的农机上百万元,植保还用上了无人机,这在几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陈卓说,他非常有幸见证并亲历了榆树农业的巨变。

  “黄金期”绽放夺目光彩

  “我们第一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标兵’称号是在2004年,此后一直连续拿了14年。”榆树市农业局负责人自豪地说。从2004年开始,榆树市进入了粮食生产的“黄金期”,黑土地上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我们这代农民赶上了好时候,充分享受到了国家惠农好政策!”陈洪良是一名“80后”,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回到家乡榆树市保寿镇,于2013年注册成立了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抓住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契机,大力整合土地资源,建起900亩高标准农田,生产的水稻远销全国各地。

  如今,在榆树市,一块块高标准农田正为现代农业发展提速。榆树市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6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500万亩以上。

  “完善的农业设施和优质的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榆树市相继实施卡岔河清淤、“引松入榆”等水利工程,提高防洪灌溉能力。积极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力保护黑土地这一宝贵资源,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米豆轮作、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实现“藏粮于地”。提高作业保障水平,每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亿元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统种分管、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激发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榆树市探索实践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榆树特色的经营模式。榆树市每年落实资金2000万元以上,重点向创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12970家。同时,加快建设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成立市乡两级土地流转中心,强化土地流转的指导服务,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操作、健康发展,目前全市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8%,走出了一条依靠流转促集中、依靠集中促发展、依靠发展促增收的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之路。

  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榆树市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从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每年投资2000万元,对玉米螟、水稻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投资360万元,扶持成立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12家,提升重大病虫害社会化防控能力。强化农业新技术示范引领,投资1.13亿元,建设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1个、示范基地24个、万亩高产示范片30个,良种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田标准化育秧等技术实现全覆盖。

  新时代应对新挑战

  受政策调整和市场影响,近年来玉米生产面临着成本高、价格低、效益差、增收难等新挑战。如何推进玉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当前玉米主产区亟待破解的问题。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在420万亩以上的榆树市,通过建设玉米产业园破题。

  2017年,榆树市创建了省级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五棵树镇、刘家镇、闵家镇、先锋乡、环城乡5个乡镇56个行政村,目前已建成专用玉米生产基地54万亩。

  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为企业注入了新动能。“去年我们加工了1.2亿穗鲜食玉米,产品远销到上海、深圳等国内大城市,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依托产业园建设,吉林省陆路雪食品有限公司发展迅速。

  目前,榆树市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合作社、玉米转化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推进协调机制,科学划定食用玉米、饲用玉米和工业原料玉米的专用生产区域,指导园区玉米种植逐步实现标准化。依托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环城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引导各类玉米加工企业、物流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打造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科技诸要素聚集的发展动力核心区域。鼓励引导现有各类经营主体围绕玉米产品加工拓展业务领域,优化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玉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更助推了榆树市玉米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使以玉米种植及多元加工转化为内核的全产业链开发粗具规模。产业园内现已建成专用玉米生产基地54万亩,入驻玉米加工企业14家、仓储物流等关联企业16家,初步构建了以工业专用玉米、饲料专用玉米、鲜食玉米为主的三条玉米加工转化链,年加工转化玉米171.5万吨。饲料加工还带动肉牛、生猪、肉鸡等畜禽养殖,年产肉类产品25万吨、食品8万吨。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了玉米多元多极协同转化的发展格局。

  通过做优专用玉米生产基地,做强玉米工业、饲用、鲜食三条加工转化链,做新“农文旅”新兴业态走廊……如今的“天下第一粮仓”,正在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粮食主产区玉米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