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黑土

长春 江城 四平 辽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边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热线:0431-81126178
邮箱:jilin@cri.cn

辽源市扎实推进“三项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2018-08-16 10:19:45  |  来源:吉林日报  |  编辑:田东艳   |  责编:刘征宇

  原题:以“硬手段”优化软环境——辽源市扎实推进“三项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辽源市扎实推进“三项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辽源市交通运输局采取突击检查、回头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集中在重点时段和路段打击各种非法运输车辆及营运车辆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提升标准化规范水平。 刘鹰 摄

辽源市扎实推进“三项专项整治”工作纪实

自辽源市“三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以来,国网辽源供电公司积极开展了行风检查工作,对营业窗口进行明察暗访,规范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唐克 摄

  吉林日报8月16日讯(记者隋二龙 赵蓓蓓):打击非法运输车辆,深入街路踏查摸底,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连日来,辽源市软环境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结合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软环境问题,对全市“道路通行、垄断性行业涉企服务和招商引资违约失信”三个方面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优化道路通行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辽源市坚持以“服务大提升、建设零干扰、发展无障碍”为指导,强力整治通行环境,保障道路设施和交通管理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努力实现道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设置、谁规范”的原则,扎实推进道路通行软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为使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辽源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道路通行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认真部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出要求。市公安交警、市交通局、市公用局等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方案,切实提高“整治通行环境,树立辽源形象”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细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有效发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

  市软环境办公室不断加大排查工作力度,利用传统及新兴媒体收集问题,通过向客运、货运、出租车司机发放调查问卷,征求软环境监测点监督员意见建议,同时,发挥12342软环境投诉举报电话和12345市民热线作用,多角度接收群众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并将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

  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

  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垄断性行业营商环境,辽源市以全省“三抓”工作推进会和全市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为指导,开展全市垄断性行业涉企服务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办事群众排长队的“半扇门”问题;提醒对外窗口摆放“一次性告知单”(或办事指南)、文书样本,在醒目位置悬挂事项公示内容(包括事项名称、办理或服务标准、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公开承诺,履行承诺,解决企业和群众多次跑、往返跑等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辽源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行业纷纷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开展了问题自查行动。市软环境办公室通过行业自查、入企走访、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查找问题。

  此次专项整治是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辽源市各单位、部门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的责任体系。将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稳步实施,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落实到位。

  打造“诚信辽源”,提升政府公信力

  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诚信辽源”的总体要求,发挥政府在社会诚信建设引领示范作用,整治招商引资领域违约失信问题,增强企业和投资者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促进政府治理能力和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此次整治重点是招商引资领域中社会关注度高、企业反映强烈的违约失信问题。计划用2年到3年时间,将多年积案全部消化“清零”,彻底解决招商引资违约失信问题,建立起长效机制,形成政府诚信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

  各县(区)政府、辽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各部门对招商引资项目档案、合同协议、会议纪要、意见反映等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排查,通过全面调研走访项目企业查找问题,利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查摆问题,汇总各渠道信访举报信息,列出违约失信问题清单。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就是要从推动解决社会关注度高、企业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起,广泛动员,回应关切,创新举措,落细抓实,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企业和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辽源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李长祥告诉记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