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吉市政法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铸魂、强能、实干”三维发力,将队伍建设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硬核”能力,用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法治温度直抵群众心间。
铸魂:以政治建设夯根基,凝聚服务共识
延吉市政法系统紧扣新时代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要求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部署,组织开展分层分类政治轮训。通过举办全市政法系统政治轮训班,累计开展轮训95次,覆盖干警3386人次,实现政治教育“全覆盖、无死角”,让“为民服务”理念深植每位干警心中。
在此基础上,延吉市政法系统聚焦实战需求强化能力锻造,针对刑侦、审判、司法行政等不同岗位的核心职能,梳理执法办案、矛盾化解、应急处突等环节的常见难点,量身设置枪支分解、现场证据收集、审判执行规范化等实战课程,开展岗位练兵47次,推动干警在“真刀真枪”的训练中提升履职本领。
为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延吉市政法系统从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群众口碑等多维度综合考量,选树7名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为民服务精神蔚然成风。
强能:以作风提升树形象,锤炼服务本领
延吉市政法系统以作风提升为突破口,通过强化监督、深化教育,推动干警练就为民服务的“硬脊梁”。
在政治督察层面,延吉市政法系统建立由15名有巡察经验的骨干组成的政治督察人才库,结合延吉市委巡察工作开展政治督察3次,选派4名人才库成员加入巡察组协同工作。此举既强化了党委对政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又让督察更具针对性与专业性,推动问题整改从“表面治”向“深层改”转变。
在纪律监督环节,围绕“三个规定”落实、“四风”问题整治等重点任务,延吉市政法系统开展内部督查1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8个;对违纪违法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通报2名违纪违法干警,通过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排查制度漏洞,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果。
为筑牢廉政防线,延吉市政法系统邀请延吉市纪委书记为全体政法干警作廉政报告,结合党纪法规与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深度解读;累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7次,组织专题党课、实地参观等廉政教育活动18次,开展廉政谈话1952人次,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优良作风成为服务群众的“标配”。
实干:以担当作为践初心,提升服务实效
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于为群众办实事。延吉市政法系统坚持把政法工作融入服务大局,推动服务下沉一线,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人管、有人办。
延吉市公安局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在户政窗口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延时服务等全天不间断服务模式;交管大队针对购买电动自行车的群众,提供“一站式”上门安装、上牌服务,累计办理注册登记530余台,解答交通疑问800余次,用便利服务守护群众出行安全。
延吉市人民检察院聚焦群众诉求,在控申大厅开设3个服务专席,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33人,严格落实“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办理结果答复”要求,回复率达100%,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服务的温度与效率。
延吉市人民法院精准对接群众与企业需求,对6530余件企业纠纷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依法审结涉教育、就业民事案件及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险驾驶等案件1535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审结家事案件1098件,调解撤诉569件,以司法公正守护群众合法权益。
延吉市司法局深耕基层治理,累计调解纠纷1461件,审结行政复议申请132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6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0场,打造“法治公交”专线,覆盖群众4000人次,让法治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从思想铸魂到作风塑形,从能力提升到实干惠民,延吉市政法系统正以过硬的队伍素质、务实的工作举措,持续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为群众的幸福安宁保驾护航。(文 黄静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