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感知吉林·青春同行 包饺子、穿汉服、逛历史名街……中俄青年这场文化约会太戳了!
8月26日的长春新民大街,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72名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HSE)师生,跟着“感知吉林・青春同行”活动的脚步,走进这条历史文化街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使这场跨越国界的相遇,多了份不一样的重量。
在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俄罗斯师生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看文物、听抗战故事、用镜头记录下珍贵影像。
随后俄罗斯师生沿着新民大街前行,志愿者们从建筑形制到历史背景,一路介绍着核心老建筑的故事。走到“新民1445”雕塑前,志愿者指着地标解释“1445”的含义:“‘1445’指新民大街的长度,全长1445米,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含义。‘14’象征着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14年;‘45’寓意为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声情并茂的讲解,令俄罗斯师生收获颇丰。“来长春两个星期,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建筑,我很好奇这些建筑背后藏着怎样的历史,今天在这个博物馆得到了答案。”一位中文名叫泽晞的姑娘告诉记者。
此外,还有漆扇、汉服、剪纸、编织中国结等非遗项目,为俄罗斯师生呈上一道非遗盛宴。
长春德昌社区的舞蹈室里,曲裾、唐制齐胸襦裙一摆出来,俄方学生立马围上来。有人穿上襦裙对着镜子转圈圈,有人好奇地摸汉服的纹样,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另一边的明德讲堂里,漆扇和剪纸的制作正热闹,彩漆滴进清水里,轻轻一拉就是独一无二的流纹;剪刀微动,普通的纸张再展开就成了好看的花纹。
最热闹的还是包饺子环节。长桌一摆,面粉一撒,中俄青年围坐在一起。志愿者从擀皮教到捏褶,俄方学生学得有模有样,虽然包出来的饺子“形态各异”,但没人在意。饺子摆好倒在锅里,煮熟后端上桌,俄罗斯师生熟练地用筷子夹起饺子,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最后,《喀秋莎》《茉莉花》的旋律响起,全场合唱。没有语言障碍,歌声就是最好的交流,中俄青年举着手机记录,笑着跟着节奏挥舞漆扇,气氛直接拉满。
玛利亚是这次活动俄方的带队老师,她说:“学生们收获很多,包饺子、穿汉服、编织中国结,这些文化很有中国味儿。”
20岁的俄罗斯姑娘莉莉娅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人们都非常热情,我一定要推荐我所有的朋友都来中国。”
据了解,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HSE)于今年5月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起建立了“金砖国家研究平台”,本身就承载着中俄学术交流的使命。这些年轻的学生,则是文化交流的新鲜血液。对他们来说,带回去的不只是照片,还有对中国的亲近,对和平的更深刻理解。(记者 丛鹂锐 文/视频 摄影 李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