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第四届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张法利:戎装换警装 兵心守好“百姓事”
2025-11-12 16:13: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张法利,1986年11月入伍,2009年3月退役。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曾获得“全国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优秀复转军人”等荣誉称号。现为吉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一级高级警长。

  他18岁投身军营,历经23载部队淬炼,从通信营战士成长为师政治部科长,以铁血担当戍边铸魂;退役后,他深耕吉林省森林公安一线16载,将军人韧劲融于林区管理服务,研究制定本职工作规范,化解群众诉求,为相关群众争取200余万元司法救助金。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1次。

第四届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张法利:戎装换警装  兵心守好“百姓事”_fororder_吉林张法利1

部队时期的张法利

  他是战友眼中的“排头兵”

  1986年冬天,18岁的张法利踏上开往东北的绿皮火车。车窗外的风景从齐鲁平原的麦田变成松辽大地的雪原,他攥着入伍通知书的手却始终滚烫——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也是第一次朝着军人梦迈出脚步。

  到部队报到那天,营区里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整齐的队列让他心潮澎湃,可第一次训练就给了他“下马威”。作为通信兵,背记各种号码本是基础课,密密麻麻的数字像“天书”。“当兵不能怕难!”张法利暗下决心,每天清晨提前一小时起床,在营区角落对着树干默写;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反复记,直到每个数字都刻进脑子里。

  通信兵的苦,藏在风雪里的架线任务中。1987年隆冬,部队在野外开展拉练,要求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里架设临时通讯线路。张法利和战友们踩着没膝的积雪,扛着几十斤重的线轴往山顶爬。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手套冻得硬邦邦,手指一碰电线就刺痛,可他没喊一声累。线路接通的那一刻,耳机里传来清晰的信号声,他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通信兵的坚守连着部队的指挥中枢,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战士到排长,再到通信连指导员、通信营教导员,张法利在通信营干了14年。他总说:“通信兵的职责就是‘保通’,任何情况下信号不能中断。”1995年抗洪抢险时,他带领战士们冒着暴雨抢修被冲断的线路,浑身泡在泥水里,双手被铁丝划破流血也浑然不觉,直到线路恢复畅通,他才瘫坐在地上,看着远处的村庄亮起灯火,心里满是踏实。

  他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2009年,张法利脱下军装换上警服,加入吉林森林公安队伍。他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接待群众时,一名老人攥着自己的手泣不成声,说自家林地被侵占,跑了多次仍未解决。看着老人通红的眼睛,张法利向老人许诺:“大爷请您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把这件事查清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群众急难愁盼事就是我的心头事。”这是张法利的工作信条。2020年,群众李某因一起涉林案件陷入生活困境——妻子重病住院,孩子还在上学,多次反映情况却因证据不足难以推进。张法利了解情况后,带着案卷一次次前往林业部门、法院核实细节;同时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帮李某申请临时救助。当得知李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时,他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为李某争取到救助金。拿到救助金那天,李某握着张法利的手连连道谢,张法利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2023年春节前夕,为化解一起积压多年的案件,张法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顶着零下25摄氏度的严寒,先后奔赴延边、通化等地的林区基层单位。白天,他忙着与当事人沟通、核实情况;夜晚,他在简陋的旅馆里梳理案卷、制定解决方案。连续奔波7天后,他终于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大年初二他拖着行李箱回到家时,妻子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张法利说:“咱们早点帮着把事情解决,群众也能过个舒心年。”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法利年均接待群众近百人次,推动全省林区涉警类诉求实现“清零”。他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摞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群众的困难、联系方式和处理进度——一笔记录,都是他对群众的承诺。

第四届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张法利:戎装换警装  兵心守好“百姓事”_fororder_吉林张法利2

工作中的张法利(右)

  他是和谐林区的“老黄牛”

  “解决群众困难得有规矩、有章法。”2012年,张法利和同事一起,用3个月时间走遍全省20多个森林公安分局,在掌握详细情况后,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以暖心、爱心行动赢得了林区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为帮助基层民警掌握规范流程,张法利还经常组织培训。他不搞照本宣科,而是把自己处理过的案例编成小故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如何与群众沟通。在他的指导下,全省森林公安系统的相关工作始终有序运转,各类问题化解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从军营到警营,从通信兵到普通民警,张法利用23载军旅坚守和16年警营奉献,诠释了退役军人的初心与担当。他就像林区里的一棵青松,扎根岗位、默默守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吉林省林区和谐发展贡献着一名退役军人应有的力量。(文/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