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宇,1999年12月入伍,2001年12月退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岗位能手、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高层次B类人才和吉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并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现任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他是一位用行动践行“军人本色永不改”的“最美退役军人” 。

工作岗位上的聂新宇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兵心如磐 军营里的成长蜕变
1999年冬,18岁的聂新宇从长春奔赴部队。初入军营,现实给了他一记“重拳”。体能训练时,别人轻松完成的科目,他拼尽全力仍落在后面。看着战友们挺拔的身姿,不服输的劲头在他胸腔里翻涌。月光下的训练场,总能看见他加练的身影:俯卧撑一组接一组,五公里跑一圈又一圈,汗水浸透作训服,在寒冬里凝成白霜。
“年轻人就得比着干!”战友间的较劲成了最好的催化剂。短短三个月,聂新宇的体能成绩从“拖后腿”跃升至全优,和战友们从“互不服气”变成了“并肩作战”的兄弟。
后来,聂新宇转入通讯岗位,密密麻麻的线路、晦涩难懂的规程再次拦住去路。操作失误时的红警报、设备调试时的挫败感,让这个硬汉一度失眠。这时,一位老兵递来本磨得卷了边的手册,靠着这本“秘籍”和反复实操,聂新宇很快成了通讯业务的“活字典”。两年军旅生涯结束时,他不仅练就了过硬本领,更把“不服输、肯钻研、敢攻坚”的军人底色深深融进了骨血。

聂新宇(中)在工作室内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技术人员共同学习技术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匠心破局 车间里的技术突围
2002年末,聂新宇穿着工装站在一汽车间,看着数控机床高速旋转的主轴、精准走位的刀具,瞬间被这门高精尖技术勾住了魂。可他手里的工具,还是最基础的通用机床,“隔行如隔山”的落差,让他想起了军营里的体能训练——唯有拼,才能跟上。
他成了设备服务人员的“影子”:师傅们去调试,他拎着工具包紧跟;午休时别人吃饭,他蹲在机床旁记参数;周末车间没人,他主动来帮忙打杂,就为了多学一点操作技术。白天的笔记记满密密麻麻的符号,晚上回家就翻书对照,常常伏在桌上直到深夜。
“别傻拼了,工人学再多也成不了工程师。”面对同事的劝说,聂新宇想起父亲的话:“部队教会你的,就是啃硬骨头的勇气。”2003年起,他一头扎进夜大和自考的课堂,五年时间硬生生啃下“数控技术”专科和“机电一体化”本科文凭。
技艺在淬火中精进,硬仗也随之而来。2017年,车间引进国外双主轴前轴加工中心,要试制一类前轴。国外厂家开口就要30万服务费,还得等两个月。“核心技术不能攥在别人手里!”聂新宇拍案请缨,带着工作室成员扎进车间。没有数据,就扛着卡尺现场测绘;参数不对,就逐项调试,他带领团队像排雷般逐一攻克。
五天五夜,车间的灯没熄过。当第一批100%合格的产品下线时,聂新宇和同事们欢呼着。他趁热打铁写下《操作调整手册》,把“卡脖子”技术变成了企业的“传家宝”。
这股拼劲在数智化转型中愈发炽烈。面对3D机器视觉技术这一新领域,聂新宇从零学起:两个月啃完1800多页资料,看完80G教学录像,家里的书桌堆成了“书山”。如今,他主导的电机装配线视觉调试、立体库分拣工作站均已落地,158页的操作手册更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
薪火赓续 行业里的担当传承
“是企业和部队培养了我,我要做点亮别人的火种。”聂新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2年来,他不仅自己攀技术高峰,更把一身本领毫无保留地传下去,让军魂与匠心在传承中生生不息。
聂新宇的“课堂”无处不在。车间里,他握着徒弟的手调整刀架,把一个个技术难题掰开揉碎;教室里,他开发23门精品课程,从《数控编程》到《3D机器视觉技术》,把前沿技术送进课堂。900学时的培训、700人次的授课,像春雨般滋润着年轻技工的成长。他们获得授权专利软著4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3篇、中文核心刊物1篇。聂新宇带的徒弟里,如今32人技能晋升、9人成技师、7人成高级技师——这份成绩单,是他最骄傲的“军功章”。
为了让知识传播得更远,聂新宇盯上了“微课”。把复杂的加工技巧拍成短视频,把易错的参数设置做成动画,31门微课成了工人的“口袋教材”,其中两部还拿下全国、集团大奖。2020年,他牵头编撰数控铣工题库;2021年,带领团队完成41万字的技能认定课程。
如今,聂新宇的担当,早已走出车间。作为高校外聘讲师,他把工厂经验搬进课堂;作为行业考评员,他执裁技能竞赛时一丝不苟;闲暇之余,他穿上“志愿红”,在社区做志愿者,居民们说:“这老兵做事,我们放心!”2025年,他又扛起解放公司职工技术协会数控专委会的担子,要带着三地四厂的同行一起攻坚。
从军营到车间,从战士到工匠,聂新宇用22年时光证明:军装可以脱下,但军魂永远滚烫;岗位可以变换,但初心始终如磐。这颗吉林大地上的“匠心火种”,正用坚守与传承,照亮着更多人的前行之路。(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