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秋的画笔轻拂大地,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瑰宝——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黄金盛宴。在嫩江、洮儿河与二龙涛河温柔滋养的广袤湿地间,芦苇似绿色的波浪随风摇曳,碱蓬如燃烧的火焰泛起片片红晕,香蒲则像挺拔的卫士傲然挺立,荇菜的朵朵嫩绿叶片漂浮在水面,给金秋增添了动感。各类植被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肆意生长,交织出一幅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生态画卷。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十月生态景观更显壮丽,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成功吸引了十万只以上的候鸟在此停歇补给,开启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之旅。
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瑰宝——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潘晟昱 摄
“精灵”在湿地间欢快觅食、不时翩翩起舞。潘晟昱 摄
“黄金驿站”迎客来,候鸟种群创新高
莫莫格湿地,今年再次迎来了候鸟种群数量的巅峰时刻。在“中国白鹤之乡”镇赉县的多个湿地监测点,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候鸟群像跃然眼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极危物种白鹤,宛如优雅的白色精灵,种群数量达2000余只,它们在湿地间欢快觅食、不时翩翩起舞,仿佛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灰鹤的数量更是突破了3000只,它们身姿矫健,时而翱翔天际,时而低头觅食。白头鹤、白枕鹤等珍稀鹤类也纷纷亮相,为这片湿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珍贵的色彩。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也不甘示弱,在当地繁殖量逐年递增,其种群持续扩大,单次观测就能发现超千只的大种群。它们整齐地排列在浅水湿地中,集体觅食的场景犹如一场宏大的交响乐,蔚为壮观。这些候鸟们如同远方的客人,纷纷来到莫莫格湿地,在这里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补充着迁徙途中的能量。
“精灵”在湿地间欢快觅食、不时翩翩起舞。潘晟昱 摄
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瑰宝——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潘晟昱 摄
“鸟类食堂”趣事多,生存图景很生动
走进湿地深处,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鸟类食堂”。这里正上演着一幕幕生动有趣的生存图景。白鹤们宛如技艺高超的美食家,以长势繁茂的藨草根茎为美味佳肴,用它们那修长的喙娴熟地挖取食材,动作精准而优雅。红褐色的幼鹤则像调皮的孩子,紧紧依偎在亲鸟身边,眼睛紧紧盯着亲鸟的一举一动。一旦亲鸟挖出根茎,它们便迅速伸出长嘴接取,有时还会像模像样地在水中涮洗一番后再吞咽,仿佛在享受一场独特的美食盛宴。
爱干净的鹤类、雁鸭们更是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美容院,每日花费大量时间精心梳理羽毛,让自己始终保持优雅的姿态。灰鹤们在水中嬉戏洗澡的画面被镜头定格,它们欢快地扑腾着翅膀,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快乐。东方白鹳则像一位位优雅的绅士,在湿地与稻田间悠然踱步,精准地捕捉着小鱼与螃蟹,每一步都透露出自信与从容。野鸭、大雁们则以数千只的规模集体栖息于湿地、草原与农田,当它们群起飞翔时,遮天蔽日的场面犹如一场壮观的航空表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精灵”在湿地间欢快觅食、不时翩翩起舞。潘晟昱 摄
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瑰宝——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潘晟昱 摄
保护举措成效显,生态理念入人心
候鸟的如期集结与种群壮大,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与全方位的保护举措。今年,白城市以“湿地鹤舞·绿动中国”主题摄影巡展为重要抓手,精心挑选了160余幅生态佳作,先后在北京、杭州、长春等城市展出。这些作品如同一扇扇窗户,直观地呈现了湿地保护的丰硕成果,引发了全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生态旅游热点。如今,部分展品已在镇赉县文化馆延续展出,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感受湿地的魅力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镇赉县政府联合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中动协白城护飞队、镇赉供电公司、县人武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到候鸟保护工作中来。他们在湿地安装宣传栏,通过全天候巡护监测、重点区域值守等方式,为候鸟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停歇环境。志愿者们就像一群守护天使,默默地守护着这些远方的客人,让它们能够安心地在这里休养生息。
候鸟们如同远方的客人栖息于湿地。潘晟昱 摄
吉林省最大的湿地瑰宝——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潘晟昱 摄
优良生态引客驻,“绿水青山”价值显
据了解,莫莫格湿地是世界最大的白鹤停歇地,其种群数量曾占全球总量的90%。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这片湿地正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候鸟。它就像一个温暖的“安心驿站”,为候鸟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迁徙中转站。
莫莫格湿地的变迁,生动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上,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看到了生态保护带来的巨大价值。相信在未来,莫莫格湿地将继续绽放它的生态魅力,成为更多候鸟迁徙路上的温馨家园,为我们的地球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潘晟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