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十月的延边大地,层林尽染间,金黄的玉米、沉甸甸的稻穗已铺就丰收底色。
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谷祥瑞家庭农场有20公顷水稻。近日,该农场负责人张国振带着工人在稻田里查看水稻成熟情况,他弯腰摘下一穗水稻轻轻揉搓,白白的米粒从稻壳中脱落,颗粒圆润,放在手心掂一掂,沉甸甸的。
“你看这米粒多饱满,今年的水稻品质错不了。”张国振脸上洋溢着喜悦。谷祥瑞家庭农场种植水稻多年,凭借着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管理,每年的水稻产量和品质都很稳定。今年,农场选用了优质的水稻品种,加上雨水充足、光照适宜,水稻长势喜人,现在已经完全成熟,就等开镰的信号。
“机器早就检修完了。”张国振来到农场的农机停放区,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车整齐地停放在那里,车身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前几天又把所有农机都检修了一遍,连轮胎的气压都检查好了,就等下霜开镰收割。”
农场的粮仓早已准备就绪,通风设备也已调试好,确保收下来的稻谷能够及时晾晒、储存。“我们和粮食加工企业联系好了,收割下来的稻谷晾干了就运过去,不用在农场里长时间存放,既节省空间又能保证粮食品质。”张国振说。
站在农场的稻田边,稻穗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发出沙沙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张国振感慨地说:“种庄稼就像养孩子,从春耕到秋收,付出了多少汗水,只有自己知道。现在就盼着下一场霜,然后开镰收割,把这一年的辛苦变成实实在在的收成。”
金风已至镰声起,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热闹而繁忙的秋收大戏正拉开序幕。(文 牛泽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