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延吉机场迁建工程开工活动在延吉市举行。延吉新机场将于2029年竣工并实现转场飞行。
近两年,游客在延吉网红墙前排起长队打卡,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穿着民族服饰进行旅拍,已经成为常态。2025年暑期,延吉接待游客307.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5亿元。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游人如织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小机场”的“大担当”
回望延吉机场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延边开放的缩影。
从1952年的军用机场,到1985年开通民航,再到201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成为东北领先的支线机场,这座机场始终是延边乃至吉林东部地区连接世界的重要通道。2001年该机场开通首尔航线,2014年实现对韩航权配额历史性突破,随后相继开通符拉迪沃斯托克、大阪等国际航线。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179.6万人次,国际旅客占比39.9%,全国领先;对韩航班每124架次,居全国第四。
但辉煌数据的背后,是基础设施已接近极限的现实。2023年延吉文旅爆火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迅速回升至百万人次以上,2024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对于一个设计容量有限的老机场来说,这已是超负荷运转。
新机场:破解旅游瓶颈的关键落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延吉新机场的建设显得尤为及时和关键。
根据报道,延吉新机场按照民航飞行区等级4D标准设计,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万吨的目标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3万平方米航站楼,1座1500平方米的航管楼及空管、供油、消防救援等设施,预计2029年竣工并实现转场飞行,届时旅客值机、安检、候机的体验将得到质的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新机场为延吉旅游的“续航”能力提供了硬件保障。从2023年上半年游客数同比增长386%,到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13%的稳健增长,延吉旅游已从爆发期进入稳定增长期。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撑,这种增长态势将难以为继。
延吉新机场建成后,将跻身全国中型机场行列,成为东北亚区域重要航空口岸、环日本海区域旅游门户机场、东北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对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有效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和支撑作用。
从“网红打卡地”到“国际旅游目的地”
延吉旅游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朝鲜族风情与边境文化,但要将短暂的“网红打卡”转化为深度的“目的地旅游”,需要更强大的交通网络支撑。
延吉新机场效果图 供图 延边州委宣传部
新机场的建成,将直接助力这一转变。按照“环日本海区域旅游门户机场”的定位,新机场有望开通更多直飞日本新潟、札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的航线。这些潜在的新航线,将把延吉从中国的美食之城,真正推向“环日本海区域旅游门户”。
展望2029年新机场竣工转场,延吉旅游的图景将更加清晰:更大容量的机场将接纳更多国际直飞航班;更高效的物流体系将让延边的特色产品更快走向世界;更舒适的机场体验本身就成为旅游记忆的一部分。
新机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延吉从“网红”到“长红”的关键一跃,是这座边境城市迈向“东北亚区域重要航空口岸”的坚实一步。(延边州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