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5-07-18 19:19: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蒋硕

  7月18日,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创院”)正式揭牌成立。

  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视频出席会议并致辞。吉林省国资委副主任王腾,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贾宁,吉林建筑大学校长陈雷,吉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忠岩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科技厅副厅长鲍成胜出席会议。吉高集团总经理邵新怀主持会议。与会主要领导共同为科创院成立揭牌。来自省公路学会、省工研院、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大学等单位的多位领导及行业专家出席会议。

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718154723

启动仪式 摄影 田雪

  聂建国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将与吉高集团并肩作战,充分利用自身在智能交通、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的专长,深度参与科创院的科研创新工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吉林智慧”与“吉林方案”。

  陈雷在致辞中表示,吉林建筑大学将与吉高集团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在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关键技术攻关及创新平台共建上持续发力,以科创院为纽带,共同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为吉林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科技动能,共同谱写科技强省、交通强国的壮丽篇章。

  王腾在致辞中表示,省国资委将积极推动制定更多促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国有资本更多地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全力支持科创院与高校、科研院所、其他国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贾宁在致辞中表示,省交通运输厅将一如既往地在政策引导、项目布局、试点示范、产学研对接等方面全力支持吉高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争取早日将科创院建成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全省交通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支撑。

  谢忠岩在致辞中强调,吉高集团作为省属骨干国有企业,始终牢记“服务吉林振兴发展”的初心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产业拓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的吉高集团,不仅是吉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更立志成为服务全省振兴发展的“排头兵”。面向未来,吉高集团将勇当交通强省建设的“先锋队”,以科创院为平台,推动基础设施品质提升和运营服务智能化转型;将争做国企改革创新的“示范者”,聚焦“空天+两智+四新(低空、北斗;智慧交通、智能建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管理创新)”等八大创新方向,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科创院的揭牌成立,是吉高集团把握时代脉搏、顺应行业变革的战略抉择。不仅是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集团履行国企责任、引领区域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的使命担当;不仅是吉高集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省交通行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科创院是集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在集团科技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全集团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管理,整合集团内部科创资源,组织各类科研项目、创新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同时,科创院是对外科技合作的“中枢”,通过积极对接科研院所,牵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形成“以科创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它的成立,既为高速公路“建管养运”全产业链上抢占技术制高点,又可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科创院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全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针对高速公路建设养护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让科技创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实际价值。二是深化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建成2个以上省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研发中心。三是加速成果转化。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机制,在低空经济、数字资产、智能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切实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会上,集团与吉林建筑大学、中铁建大桥局及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分别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扬帆起航科研路,筑梦奋进正当时。吉高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将紧扣“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战略部署,努力打造交通科技创新高地,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和创新支撑。(文 王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