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观察|“吉大赏杏”稳居春城朋友圈“C位”
春日里吉大南岭校园生机盎然,770米长的杏花大道上,254棵杏树依次排列,一簇簇、一束束杏花白里透红,竞相吐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个周末,随着吉林大学第十届杏花文化节拉开帷幕,10万名“赏花客”涌入南岭校园,用镜头定格最浪漫的春色,这一春日胜景成了春城老百姓朋友圈的“C位”。
从2016年首届杏花文化节的一“树”芬芳,到今年十载盛景的满园锦绣,如今,吉大杏花节已不仅是吉林大学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更是长春市的一张文旅名片,被网友们誉为“南有武大樱花,北有吉大杏花”。
多年来,吉林大学以杏花节为“媒”,不断拓展赏花的消费场景,全力打造赏花文旅盛宴。在本届杏花节期间,从“漫步杏林·徜徉花海”健步走,到“杏蕊点妆 春拂笑靥”杏花妆DIY活动,再到“智绘杏韵 识景成画”AI智合成像,一个个以杏花为底色的活动,让每一位到校赏花的游客在花香中品味文化韵味,留下春日最美好回忆。
在杏花节开幕当天,吉林大学工学学科创建70周年历程展、大学生文艺展演、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工学校友企业科技创新展、杏花文化互动体验、学生社团活动等八个主题区域依次向游客开放。除此之外,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等多家景区在现场设置展位。长春文旅也组织了绳编、彭氏微刻、关东泥人张、白氏面塑等“非遗”项目在现场展演,将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风情充分展现。
“以花为荣,承载着学术的厚重,以节为桥,连接着青春的澎湃。”吉林大学东区事务办公室主任张长亮表示,杏花文化节所承载的不仅是春日杏花与校园活动交织的诗意画卷,更是吉大人在新时代的求真奋进与开阔创新,希望通过举办此次活动能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也能感受吉大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次我是专程回来,感受母校的浪漫!”来自哈尔滨的游客王子义毕业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今年杏花节他带着家人再游长春。“吉大的文化氛围还是那么浓郁,杏花大道也越来越美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还会继续感受长春的发展,再品尝下春城的美食。”
春城有约,春花不误。这一次,吉林大学人气满满的杏花文化节,实实在在地让四月杏花开出了吉大校园,开遍了整个长春。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更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在长春,杏花是春天里最先开的花,杏花的绽放往往也标志着百花争艳的春天即将到来。长春市还以花为“媒”,为“春日经济”加速释放潜能。杏花节上,长春市文旅部门还精选出了20个赏花地点对外发布,涵盖了公园、旅游景区及主要街区。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可以陆续观赏到包括杏花、桃花、牡丹、榆叶梅等20多种繁花盛放的景观,为长春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春日踏青季,一份来自春的邀请函已然启程。(记者 李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