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抢救性挖掘整理功勋显赫的参战老兵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凝聚起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强大精神力量,7月22日起,国际在线吉林频道联合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寻访老兵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通过那些“讲不完的故事”,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作为一名勇敢机智的炮兵观察员 ,战场上舍生忘死立战功的老兵汪延开的风采。
视频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虽然在战斗中经常遭遇危急时刻,但是能够上战场保家卫国,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谈起当年入朝作战的经历,年过九旬的老兵汪延开依然记忆犹新。
1950年11月,年仅16岁的汪延开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军之路。
老兵汪延开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行军路上困难重重,经常会遇到敌机轰炸。有一次,我驾着马车拉着四辆给养车,行驶在途中遭遇敌机,给养车被炸毁了两辆,拉车的马被炸死了一匹,情况十分危险。待敌机飞走后,我立即整理收集物资,赶着马车全力前进,完成了运送任务。”汪延开说。
1951年9月,面对敌军发动的秋季攻势,汪延开主动请缨,与另外两名战友组成了三人小分队,前往支援。“此行任务艰巨,在黑暗中,我们乘着简陋的橡皮筏行驶在湍急的江面上。”当他们终于安全渡江,那份劫后余生的喜悦与自豪,至今仍在老人的脸上洋溢。
关爱老兵志愿者为老兵汪延开(左)佩戴军功章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顺利渡江后,汪延开和战友们住进了坑道,与炮兵并肩作战。坑道内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空气潮湿污浊,光线昏暗,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缺水成了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后方支前队不能及时送水时,我们便自发组成背水小组,利用夜晚到弹坑中舀取积水,以解燃眉之急。”每每提到峥嵘往事,汪延开仿佛又回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回到了曾与战友们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日子。
“在老秃山执行任务时,作为观测员,我与战友们一同坚守在观测所内,日夜不息地盯紧敌人的动态。每一次观测、每一次报告,都直接关系到炮兵的打击效果和战场的胜负,我们丝毫不敢怠慢,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战斗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汪延开和战友们没有一点退缩,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
老兵汪延开(左一)为青年人讲述英雄事迹 供图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在一次重要的观测任务中,汪延开与副排长、班长及另外两名战友组成一个五人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距离敌人不到500米的地方观察敌情。最终,他们凭借着出色的观测能力和精准的报告,为炮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攻击指引,成功打击了敌人的多个重要目标。任务完成后,汪延开因其卓越的表现荣获三等功。
1959年9月,经过战火的洗礼与考验的汪延开,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个人的命运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时光如梭,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带着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把党的恩情记在心中并化为前行的动力。
谈及自己的过往,汪延开总是淡然一笑,“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文 王青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