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青年延吉、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走进吉林农业大学 吸引人才来延就业发展
2024-04-26 17:39: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责编:赵滢溪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在吉林省人才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4月25日,延吉市委组织部、延吉市人社局组成政策宣讲团走进吉林农业大学,开展“青年延吉、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

       宣讲团向毕业季学子亮出延吉尊才、爱才、留才的诚意,鼓励异地籍大学生来延就业、来延发展,引导延边籍大学生归巢安家、反哺桑梓。活动也拉开了延吉市赴吉林省内外高校推介“青年延吉”政策的序幕。

“青年延吉 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走进吉林农业大学 吸引人才来延就业发展_fororder_图片1

活动现场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多年来,延边州各县(市)均与吉林农业大学有长期合作关系,机关单位、校园、企业中都能见到农大学子的身影。此次政策宣讲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延吉市与吉林农业大学的校地合作关系,为加快推动延吉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政策宣讲会上,在场人员观看了青年延吉宣传片。延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延吉市招才引智工程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暑期旅游“就”在延吉相关政策。延吉市人社局局长李钢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青年延吉”相关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明晰市场就业现状,倡议同学们转变观念、适当调整,未雨绸缪、抢抓机遇,享受政策红利,找准求职方向,实现人生发展目标。

“青年延吉 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走进吉林农业大学 吸引人才来延就业发展_fororder_图片2

延吉市人社局局长李钢介绍“青年延吉”政策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延吉市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青年城市”的号召,延吉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百万级规模人口城市为目标,以政策体系为支撑,着力打造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宜居福地、青年学习阵地、青年旅游胜地,进而实现人才集聚、资源汇集。在稳定实施现有人才政策的前提下,延吉谋划出台覆盖面更广、系统性更强、含金量更高的新方案,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就业环境,持续放大政策效应,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扎根延吉这片热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延吉市科学制定31项具体政策举措,配套上亿元资金作为金融池,真金白银招贤纳士。政策涵盖补贴、培育、保障三个方面内容,各类奖励补贴标准和资金投入保障已经达到现阶段延吉市的最高水平。

  目前,延吉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约400个岗位,涉及教育、医疗、计算机等多个行业,面向广大毕业季学子进行招考招录(聘)。对于选择在延就业的青年人,延吉市还拿出购房、购车、人才津贴等多重优惠政策;为了更好地扶持毕业生创业,“青年延吉”政策将“青年创业可享受个人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纳入其中。延吉市正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到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青年延吉 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走进吉林农业大学 吸引人才来延就业发展_fororder_图片3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征致辞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征表示,多年来延吉市在人才政策宣讲、政策性岗位招录、实习就业岗位资源供给开拓、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学校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200名吉农学子留在延吉就业创业。未来,学校将与吉林省内兄弟院校一道加强与延吉市的互动交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

“青年延吉 未来可期”政策宣讲活动走进吉林农业大学 吸引人才来延就业发展_fororder_图片4

学生代表接受媒体采访 供图 延吉市委宣传部

  此次宣讲引起毕业季学子的关注。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20级毕业生王钰涵说:“创业奋斗,就在吉林。身为延吉人,我未来发展的首要方向肯定是我的家乡。目前延吉正依托网红城市消费热潮,努力加大民族特色的宣传力度,对于青年就业问题,市里也积极出台就业政策、提供就业补贴,鼓励来延留延的大学毕业生扎根延吉,让我更加坚定了回乡发展的想法,希望能够为家乡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当天,吉林建筑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他们将“政策大礼包”带回学校,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文 王青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