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水产品年产量突破4万吨 水产养殖掀起“致富浪花”
“养虾每亩赚了1万多元!”10月11日,长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员接到了净月高新区新湖镇水产养殖户李伟的电话。
养虾收益咋这么高?原来,里面包含了“海虾淡养”技术的功劳。“咱家养的是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远高于传统的养殖品种。”李伟告诉记者,2022年他将养殖面积扩大到5亩,品种好、产量高、技术优,收益翻倍。
通过水产养殖业,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只是长春市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长春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积极依靠科技发展绿色养殖,提高水产品质量,有力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2021年,长春市水产品产量突破4万吨,实现渔业产值7亿元。
科技升级 培育名优品种
原本生活在海水里的南美白对虾,如何实现淡水池塘养殖?“虾苗经过十几天逐步淡化,盐度达千分之二就可以适应池塘水。”李伟连续两年实施海虾淡养,“淡化过程要循序渐进,成活率可达80%左右。”长春市渔业科研及推广部门通过为养殖户提供池塘养殖虾蟹、稻田养蟹技术服务,不断加快转变长春市渔业发展模式,促进水产品养殖转型升级。
优质高效的渔业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推广和科技能力的提升。长春市不断改进增养殖方式,大银鱼、黄河鲤、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养殖品种增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加州鲈、兴凯湖大白鱼等新品种正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并逐步形成地方区域特色,水产品市场供求两旺。目前,随着苗种繁殖和增养殖技术在长春市相继取得成功,全市水产品品质不断提升。
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销售渠道广……以养殖新型品种作为农业增收的“金钥匙”,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市场水产品有效、安全供给。长春市调整传统养殖品种,推广新型品种养殖,不仅让养殖户稳产增收,更满足了市民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
一地双收 拓宽增收空间
如今,绿色有机的稻米搭配肥美的河蟹,已成为长春市生态种养模式之一。河蟹在稻田里生长,既能除虫、除草、疏松土壤,排泄物还是优质有机肥料,田养蟹、蟹肥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更实现了一地双收。2015年至今,长春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300亩发展到13.26万亩,亩均综合增效1000元以上,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的农业经营主体达40余家,并形成了20余个蟹田大米品牌。
水产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优质扣蟹培育尤为重要。在位于农安县龙王乡沙岗村的新大地农业合作社,这里又多了一项养殖新技术——扣蟹越冬。随着水稻的成熟,稻田里的蟹苗会长成扣蟹,经过一个冬季的休眠,它们将更加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过去我们养河蟹都是从外地购进扣蟹,由于长途运输、种苗体质差、水土不服等原因,成活率得不到保证。”合作社负责人说,“河蟹越冬有效解决了种苗成活率较低问题,我们将按照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水质监测,及时进行扫雪、增氧等工作,成活率可提高到八成以上。”
近年来,长春市逐步加大稻蟹综合种养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申请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蟹种培育基地建设、改建越冬池塘和扩大生产规模。2022年,长春市稻蟹综合种养面积达9.7万亩,名列吉林省前列。
保护生态 提升水产品质
为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产业效益,满足广大养殖户对新技术的需求。长春市紧紧围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不断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增殖放流已成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2021年全市增殖放流鱼类1000万尾,超额完成放流任务。
好的水质,才能创造好的水产养殖基础。目前,长春市大水面净水渔业示范区建设正稳步推进,全年投放滤食性鱼类900万尾以上,投放苗种检验合格率、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合格率和水质监测覆盖率均为100%。通过示范区建设,有效发挥了大水面净水渔业生态功能,走出一条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发展之路。
作为餐桌上的美味,水产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长春市各级渔业部门积极推进水产原(良)种、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检测和渔业环境检测体系建设,加强水产健康增养殖、无公害增养殖和标准化增养殖技术的全面推广。目前,长春市各县(市)区均已建立水生动物测报点及环境监测技术机构。(长春日报记者 梁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