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    市州新闻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2021-04-23 10:00:05来源:吉林日报责编:胡晓萌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吉林经开区年产1.5万吨碳纤维项目现场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丰满区OMG海洋度假王国项目效果图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舒兰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项目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吉林市:实施产业链招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龙潭经开区小五金创业孵化园蓄势待发

  写在前面

  全省招商引资势头最猛!这是吉林省招商引资主管部门对吉林市的评价,也是江城大地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取得佳绩的真实写照。

  年初以来,吉林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指示要求,主要领导亲自带头推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招商工作势头强劲,实现首季“开门红”。

  据统计,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55.2%,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4个,投资额833.1亿元。在新签约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投资额达647.7亿元。

  充分把握省级招商活动的有利契机。吉林市在浙粤经贸交流活动中签约9个项目,投资额198.6亿元;在吉林省—驻京知名企业经济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中签约6个项目,投资额89亿元,签约项目数量和规模皆列全省前列。

  组织开展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双组长,压实目标任务,组建13个市本级产业链招商组,抽调优秀干部脱岗招商,市县联动“走出去”,着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吉林市加大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工作力度,限时为企业破解难题,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坚定了企业投资信心。

  开局牛气冲天,还须快马加鞭。吉林市将抓住全球产业链重塑、国家扩大内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重要窗口和战略调整等重大机遇,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资不停歇。他们要围绕13个产业链条,以建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充分利用省市招商平台,突出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专业招商,实施好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5%。

  吉林市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高质量招商引资新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更多动能,全力打造全省乃至东北投资兴业新高地。

  北大湖雪云山度假综合体、吉林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年产6万吨硫酸镍……前不久,在吉林市组织开展的2021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活动上,各县(市)区、开发区与客商集中签约了60个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总投资额187.9亿元。这些项目涵盖精细化工、冰雪、全域旅游及旅游配套服务、汽车和农机、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又为年初以来全市的“招大商、大招商”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抓招商。吉林市的市县两级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抓招商,其中,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确保始终有一人经常性在外招商。吉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上海、北京、深圳等多地对接目标企业,洽谈项目,在有效推动在谈项目的基础上又新生成50余个项目。

  吉林市成功引进的北京金隅集团,原来只投资一个项目,现在扩大到和吉林市全方位合作,并表示将随着合作的深入扩大投资规模。为此,吉林市政府也全力为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协调金融机构降低抵押担保依赖度,推广信用贷、银税贷、产业链融资等方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金融支持。

  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精准发力。在全省营商环境大会召开的第二天,吉林市立即组织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暨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启动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当前,全市产业链招商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各级招商组纷纷“走出去”对接目标企业;市合作交流办精心组织,并在业务指导、经费保障、人员协助等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截至目前,市本级产业链招商组开展“走出去”活动42次,“引进来”活动73次。共储备招商项目241个,投资额2722.5亿元;签约项目12个,合同引资额128.7亿元;确定重点目标企业318户。各县(市)区、开发区共建立产业链招商小分队86个,开展“走出去”活动148次,“引进来”活动196次;储备招商项目237个,投资额2834.9亿元;签约项目97个,合同引资额422.1亿元。

  把握省级招商活动的有利契机。吉林市在浙粤经贸交流活动中,共签约9个项目,投资额198.6亿元。吉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参加省活动期间,还积极开展了自主招商活动。在浙江,对接浙江荣诚化工、浙江解氏新材料、之江化工、一帆生物科技和杭州锦江等5户企业,洽谈推动有关重点在谈招商项目;赴上海,拜访宝武钢铁集团,洽谈推进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在广东,分别考察了华为集团、正威集团、宝能集团等10户企业,有效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冰雪旅游、新材料等项目合作,取得显著招商成果。

  在吉林省—驻京知名企业经济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中,吉林市经过精心组织,筛选了19个项目,占全省的一半,省里还特别为吉林市举行了专场活动,后来经过调整权衡,共签约6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额89亿元。

  在北京活动期间,吉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发挥吉商优势,与金豆投资控股集团、迪孚控股集团等企业开展座谈,使碳纤维制动车配套产品、直播产业园、研学基地、软件研发基地等10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与建龙集团、首农食品集团、正大集团、中星微电子集团等15户行业龙头企业,洽谈确定中央厨房、北药种植加工、科创孵化、现代农业、汽车零部件等20余个合作项目,与金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补链强链优链;拜访新加坡驻华大使、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集团北京首席代表,就中新食品区提升合作层级、共同打造食品安全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互认机制、扩大食品区品牌效应、开展招商引资等事项达成共识。

  进一步深入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工作。吉林市按照国家、省“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总体要求,谋划相关开发区整合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并根据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需求,重点谋划化工、冰雪等功能区建设。同时,以“一区多园”的模式,规划开发区空间布局,从而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开发区新发展格局。

  推动全市开发区对标国内先进开发区。吉林市要求全市市管开发区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与本开发区产业相近、具有合作共建契合点的先进开发区,探讨在规划咨询、委托招商、人才交流、营商环境建设、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及“飞地经济”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建。

  下一步,吉林市将组织调度各责任单位,主动跟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走出去”叩门招商的成果,确保成果落到实处;组织市本级产业链招商组和县市区小分队抓紧“走出去”,全力以赴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组织做好省主要领导赴苏沪皖等地招商和吉商大会等省级活动的前期项目对接、会上签约、后续跟踪服务等工作,确保工作成效。

  产业链招商亮点

  电子信息产业链:“内外”并举合作共赢

  吉林市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推进组成立以来,坚持“一龙两翼”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全面摸清底数,深入挖掘现有企业需求和招商线索,以华微电子为龙头,聚焦上下游产业开展以商招商和专业招商,同时紧紧围绕信息产业、数字经济、能源电力电子等持续发力。

  目前,洽谈项目储备21个,拟投资总额159亿元,重点目标企业18户,走出去6次,引进来7批次。

  内部挖潜。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组成员先后拜访了几家重点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等情况。吉林市人大主要领导带队对重点企业进行了调研。他们先后在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8英寸芯片、芯片封装测试项目进展情况,以及外延片和CMOS感光芯片项目的工作计划,了解了吉林东光车灯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上海总部对于吉林公司的规划。

  外部招引。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组坚持招大招强,招新招特工作原则。3月5日,市人大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开展专项招商,招商组先后与字节跳动、中电科、航天五院、中科院计算机所、赛迪集团等开展洽谈。

  4月11日,市人大主要领导带队赴成都、深圳开展招商活动,先后与长城开发、东方电气、正威集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洲际通航、喂车科技等知名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创新型企业开展合作洽谈,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

  生物产业链:立足优势多向发力

  吉林市生物产业链招商组成立以来,围绕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共谋划推进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57.53亿元。其中,包装项目6个,投资13.13亿元;推进项目10个,投资39.4亿元;可签约落地项目3个,投资5亿元。同时,还联系秸秆控股集团、锦江集团等23户重点目标企业。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先后分别邀请中化环境控股、威立雅集团和上海小能科技公司高管来吉考察,赴辽宁铁岭考察秸秆生物质气化锅炉项目一次。

  做足功课。招商组积极与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市直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市)区对接,了解产业项目包装情况、各承载地的生物链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收集省、市招商引资政策,产业发展宣传片等各类资料40余份。

  拓宽领域。招商组迅速贯彻落实吉林市政府产业链专题会议精神,在原有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农业的基础上,拓展到生物医药、生物服务和生物食品等方面,扩大了谋划项目和招商工作范围。

  搭建平台。依托左家生物科技产业园(左家北药健康产业园)、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园和磐石无抗生物产业园,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秸秆生物炼制与综合利用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生物化工平台、吉林医药学院生物试剂诊断平台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吉林市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促进政产研结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

  实地调研。依托生物产业代表型企业以企引企,先后实地调研走访了舒兰东晟热力有限公司、万吉援环保设备公司、吉林省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等26户企业,全面了解企业需求和投资意向,全程跟踪提供支持和服务。

  活化举措。利用各县(市)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包装好的项目以商招商,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奠定基础;利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招商,积极与左家特产所等联系,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合作;利用外地友好工商联和各类商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招商,已在泉州吉林商会、江苏吉林商会等多家外埠商协会广泛发布信息20余条,力争把成熟的项目推介出去,把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引进来。

  旅游产业链:六大板块精准布局

  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暨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后,旅游及旅游配套服务产业链招商组积极推进产业链招商攻坚行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夏季旅游、冬季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长吉一体化旅游及旅游配套6大板块、32个项目的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库,预计总投资额近408亿元。

  吉林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市旅游及旅游配套服务产业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由市委宣传部负责产业链的综合协调保障,由市文广旅局承担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任务,由市文投公司负责产业链项目的策划包装,产业链招商组具体承担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

  聚焦合力招商,组织召开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对年度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聚焦资源优势,开展实地专题调研10次,帮助项目单位策划包装,提升项目资源优势及成熟度;聚焦强链补链,先后召开松花江航道通航、阿什产业新城等项目前期论证会,帮助项目单位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

  把“走出去”“引进来”作为打赢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产业链招商组共组织开展“走出去”活动2次,“引进来”活动4次,围绕环球港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与19个企业机构建立了联系,签约项目2个,合同引资额21亿元。

  基础化工产业链:统筹谋划补链扩链

  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启动大会后,吉林市基础化工产业链招商组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调查研究。依托吉林市化工产业优势,以吉林化工园区为载体,以吉林石化升级改造为契机,围绕产业延链补链扩链的发展思路,谋划了碳酸酯、甲甲酯、C5C9深加工、甲醇制烯烃等4条产业链,共计20个基础化工项目,预计总投资462亿元。

  围绕破解技术工艺“卡脖子”问题,基础化工组对接了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与日本住友、中能建、中化集团等国内外顶尖化工企业打通了交流合作渠道。他们连续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7次,确定重点目标企业19户,为中油吉化、北方公司等寻找DMC、PMMA、炭黑等技术工艺包6个。

  围绕解决项目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技术成本高等瓶颈难题,基础化工组积极搭建产业与资本合作平台,筹备发起了总规模超过20亿元的化工产业引导基金,并与各投资方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力争上半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冶金产业链:多方助力系统融资

  4月13日,吉林市金融办和冶金产业链招商组为有效解决冶金产业链重点企业和招商项目融资问题,组织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长春农商行等8家金融机构到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精准化的银企对接及融资服务。

  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集焦化、钢铁冶炼、热轧、冷轧和镀锌、彩涂于一体的大型钢铁联合加工企业,也是吉林市冶金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在建150万吨焦化项目,新上年产120万吨冷轧项目等重大项目。

  各金融机构围绕企业资金缺口问题,运用一行一策和差异化授信等营销策略、供应链金融和银团贷款等服务工具,发挥股份制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产品线丰富和政策更灵活的优势,提出切实可行的融资解决方案。吉林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这种“点对点”的专项银企对接活动表示欢迎,将具体融资问题与各家银行机构展开深入接触,整合域外融资资源配置,对接吉林本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银企合作空间,缓解融资压力。

  吉林市金融办和市冶金产业链招商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大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密切跟进调度后续项目融资进展,提高产业链融资服务实效性,挖掘利用企业资源和项目信息,扩大产业链招商引资成果。(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实习生 王羿丹 冯荟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